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金融 >> 正文内容

你的“睡眠卡”醒了吗?

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民声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5日

  近年来,随着银行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百姓手中的各类银行卡越来越多。虽然这种被称为“塑料货币”的卡片,能让消费、储蓄和理财增加了便利,但并非所有的卡片都能物尽其用,由此,许多人手中多多少少都有几张“睡眠卡”。然而,你是否知道,那些扔在抽屉或躺在钱包里的“睡眠卡”,也是会悄悄“漏钱”的。

  据3月13日《扬子晚报》报道,李先生几年前在某商业银行办了张借记卡,用到剩余几十元钱时,他把卡搁置了一段时间。直到最近打算办该行信用卡,李先生准备拿借记卡给信用卡关联还款,却被银行人员告之这张卡已成了“睡眠卡”,要用的话必须先把欠费还上。李先生说卡里还有几十元,但银行称卡片年费10元,加上卡内余额低于400元,每季度还要收取3元的管理费,因此,银行每年要扣除22元费用,李先生卡里几十元不仅早就被扣光,而且还欠了银行20多元。

  无独有偶,3月25日《深圳晚报》报道,方先生2004年在某银行办了张借记卡,2008年2月后再没用过,卡里还剩50元。两个月前,他因需要又重新使用这张卡,为此存入100元,最近却意外地发现卡内仅剩下45.35元,经查,原来都被银行收了管理费。3月30日《大众日报》报道,网友“大海小雨滴”有一张已经五六年没用的银行卡,一时心血来潮,拿出来存入100元,以备不时之需,但之后不久刷卡时,发现卡被清零了。经查,原来银行在一天之内把这张卡几年的管理费全部“吞”了,存入的100元早已不够。

  上述媒体反映的情况,其实在生活中并非个案。毕竟过多的“睡眠卡”不仅占用计算机系统资源,而且系统定期要给其自动计息,久而久之,银行网络系统不堪重负。怎么办?银行想出了对“睡眠卡”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的办法。应该说,这一招还算管用,许多“反应灵敏”的持卡人纷纷赶来销户。不过,仍难免有不少反应迟钝的持卡人没注意到此事,才催生出新闻报道里的几位“代表人物”。

  不过,笔者以为,尽管导致“睡眠卡”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必须指出,时下许多发卡银行仍片面追求数量,以高压政策向员工下达发卡任务,乃至从社会上招聘兼职人员从事银行卡营销,从而导致“睡眠卡”不断泛滥。毕竟不少持卡人办卡时并非自觉自愿,而一些营销人员为完成发卡任务,也难免夸大宣传,都给持卡人合理用卡造成了障碍。可见,单靠收费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为避免更多“睡眠卡”的出现,除了抛弃那种单纯追求发卡量、盲目扩张的粗放经营方式,应代之以努力追求发卡数量和质量的统一。另外,银行应当抽取一定的人力,尽快摸清本行“睡眠卡”的数量。如对到期未及时换卡的,主动与持卡人联系;对要销户而未销户的,请持卡人及时来办理;对已不再使用的卡片,则主动通知持卡人进行销户。在方式上可采取电话、手机短信、通知信函等,如此,才能使更多的“睡眠卡”早日苏醒,也能将发卡银行从长期管理“睡眠卡”的状态中“唤醒”。

分享:

来源:上海金融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