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金融 >> 正文内容

科技银行开启破冰之旅

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姜瑜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5日

   日前,硅谷银行金融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高思在上海对记者表示:"硅谷银行将联合浦发银行,在中国设立科技银行,服务中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我们对申请金融牌照充满信心。"尽管目前国内还没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银行,但近年来,"科技支行"试点已在北京、杭州、无锡、深圳、成都等多个城市"扎根"。美国硅谷银行有哪些创新做法值得借鉴?本土银行在借鉴经验的同时,如何体现本地化特色?如何完善科技金融生态环境,使"襁褓"中的科技银行茁壮成长?

  向硅谷银行"取经"

  近100年来,美国97.5%的银行倒闭都是由于贷款的损失。而在过去20年中,有一家银行每年的贷款损失率不到1%。这就是颇具"神奇"色彩的硅谷银行。

  硅谷银行于1983年成立于美国加州,是硅谷银行金融集团的子公司,目前资产达到55亿美元,其主要业务是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自1993年以来,硅谷银行的平均资产回报率是17.5%,而同时期的美国银行平均回报率在12.5%左右。

  硅谷银行的主要利润一方面来源于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而另一大收益则来自它持有的众多客户公司的股权。在为那些初创的高科技公司提供信贷服务时,硅谷银行会"乘机"附带一些条件,比如获得这家公司的部分期权。一旦公司成功上市或股票升值,就能给硅谷银行带来巨大的收益。

  为了降低风险,硅谷银行规定所服务的客户对象必须是有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另外,硅谷银行会与客户签定协议,要求以技术专利作抵押担保,根据协议,如果不能归还贷款,公司的技术专利将归银行所有;如果公司难以为继,在技术专利卖掉后,所得款项也要首先归还硅谷银行的贷款,然后才轮到风险投资公司。这个协议就使得风险投资公司必须与硅谷银行合作。

  与风险投资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一直是硅谷银行最重要的策略之一。硅谷银行同时为风险投资机构和其所投资的企业提供直接的银行服务。据了解,硅谷银行还是200多家风险投资基金的股东或合伙人,这使得硅谷银行与风险投资共同编织了一个关系网络,大家可以共享信息,开展更深层的合作。

  去年,硅谷银行开始正式试水中国,2010年12月18日,该行与浦发银行签署了《发起人协议》,拟在中国设立一家合资银行,但该协议尚待中国和美国监管机构的审批。按照协议规定,如果双方所商议的条款获得相关监管部门批准,硅谷银行将出资不超过5亿元人民币,并持有合资银行不超过50%的股权。今年3月底,魏高思在上海表示,"尽管何时成功申请到科技银行牌照还没有具体时间表,不过我对此充满信心。"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能直接对所投资公司贷款,因此,要真正在中国开展业务,必须与拥有本土优势的银行合作,这是硅谷银行在中国大展拳脚的重要前提。"业内人士分析道。

  据了解,浦发银行的最大股东是上海国际集团。"立足上海、放眼全国"成为其强烈的地方性色彩和全国性银行牌照的最佳映照。而浦发银行与政府紧密的依存关系也正是硅谷银行借以启动在华业务的最佳利器。浦发银行在今年3月29日发布的2010年年度报告中就提到,拟设立一家合资银行,专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看来,牌照发放并不遥远。

  据魏高思透露,硅谷银行目前已经对300多家中国公司在海外的业务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持。

  去年,上海市政府选派了10-20名VC方面政策的制定者到硅谷银行接受培训,杨浦区风险投资办公室相关人员在考察归来后表示,硅谷银行在对企业创始人考评上有着完备的体系。此外,对每个目标企业都有专门的跟踪数据库。"在美国,我们一般不完全依赖于企业的抵押品或是财务报告。并不是因为财务数据不真实,而是因为信息量不够。在评判一个企业的综合条件时,我们通常需要更多地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成功的可能性,管理人员的人品和态度,以及企业股权投资方的人品和态度,以规避风险。"魏高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分享:

来源:上海金融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