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4日
一边是手中的闲散资金无处投资,一边是想要借钱银行却不放贷,两边一拍即合形成借贷关系。随着国家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流动性趋紧,放贷空间也被压缩。在向银行借钱越来越难的情况下,“打个欠条借点钱”的民间借贷迅速崛起。业内人士提醒,民间借贷积累的巨大风险不容小觑,亿万富姐吴英案就是一个巨大的教训。
抵押贷款凑到钱再借贷出去
今年年初,市民周先生的初中同学做起了煤炭生意,刚起步就遇到了资金周转问题。出于“帮同学也不亏自己”的考虑,周先生通过关系抵押自己的房产向银行贷得了一笔贷款,加上手上的闲散资金,将50万元现金汇到了同学的账户中。
“我这位同学的亲戚生意都做得很大,他不是向亲戚们借不到钱,而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做生意。”周先生说,同学的借款期限为一年,利息为2分钱,相当于20%的年利率。
周先生为记者细算了一笔账,向银行抵押贷款35万元,当时的利率为5.81%,需向银行支付利息20335元;闲散资金15万元,年初定存利率为2.75%,一年后利息为4125元;按20%的年利率,同学一年之后归还的利息就是10万元。扣去给银行的贷款利息和少得的存款利息,还可净赚75540元。
“我跟这位同学的关系非常铁,老家是一个村的,不愁他不还钱。”周先生告诉记者,同学给自己打了个欠条,上面清清楚楚写着“欠款50万元,一年后归还,利息2分”。
收益高催热民间借贷
“你说现在投资什么最赚钱?”“放贷生息保不保险啊?”近来,不管是聊家常还是采访,这样的声音时常能听到。就如周先生所说,没有找到投资的项目,有人愿意“出高息”借钱,这不正好解决了投资难题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江西中小企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但目前银行的贷款量却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些企业不得不“另辟蹊径”去民间借贷。我省的民间借贷利息一般在1分5到2分之间,这也让一些手中有闲钱的市民瞄准了这块“肥肉”,一方可供一方有需求,“默契”地达成了协议,从而也催热了我省的民间借贷。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在民间借贷火热的背后,这些“债主”其实对民间借贷的相关知识不甚了解,依旧只停留在“借钱需打借条”这个较浅的层面上。而大多数借贷人的社会关系均较为密切,如亲戚、朋友、同事等,放贷人常常碍于面子或者盲目轻信,不履行基本的手续。
“大家应该还记得亿万富姐吴英,这是给民间借贷者一个血的教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金融界人士称,当时吴英借款最初打的也“亲情牌”,也是目前这种民间借贷模式,其中的巨大风险不容小觑。
提醒:亲兄弟要明算账
不管是投资,还是亲戚朋友之间碍于面子的借款,作为“放款者”,应该如何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业内人士提醒,首先,借据要规范。没有借条的民间借贷,产生纠纷无法向法院举证。借据一般要详细写明双方的姓名、借款金额、期限、利息等基本条款,并且当场由本人签字,最好能有见证人。对于大额的借款,最好要有担保,比如以房产、有价证券、车辆等做抵押,这样就避免借款人无力还债,放贷人“血本无归”的可能。
特别要提醒的是,借款的用途要合法,按照法律规定,如果借款人的用途不合法,就不能受法律保护,而且有可能追究放贷人的责任。
除此之外,借款利率要合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超出部分的利息法律也不予保护。
■首席记者黄培红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