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要闻 >> 正文内容

外资深度参与中国债市 有利于提高债券市场国际化水平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吴晓璐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1日

      债市对外开放迎新举措。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拓展外资金融机构参与国内债券市场业务范围。
 
    《方案》明确提出,“优化外资金融机构参与境内资本市场有关程序”“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按规定参与境内债券承销”“研究稳妥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试点”“落实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等金融市场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等。
 
    市场人士认为,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未来外资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程度将不断加深,有利于丰富债市投资者队伍,吸引更多外资流入,提升债市的流动性与稳健性,完善我国债市定价体系,助力提升债券市场国际化水平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支持外资深度参与债市
 
    近年来,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是推动外资增持我国债券的主要推动力。
 
    从2016年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全面开放,到2017年“债券通”开通,此后,中国债券被纳入全球三大债券指数,再到2023年“北向互换通”启动,我国债市对外开放程度持续深化。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境外机构持有我国债券总额3.95万亿元人民币,接近4万亿元人民币,近几年增速一直保持在30%左右。
 
    《方案》提出,优化外资金融机构参与境内资本市场有关程序,进一步便利外资金融机构参与中国债券市场。对此,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外资金融机构参与中国债券市场面临的问题有风险对冲工具使用受限、债券信用评级体系仍待完善等。
 
    此外,《方案》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按规定参与境内债券承销。研究稳妥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试点。
 
    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渣打银行(中国)获批参与国债期货交易试点,是首家获准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在华外资银行。另外,2024年以来,新增10家外资机构为非金融机构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商、承销商,目前共13家外资机构获得此类资质。
 
    财达证券资本市场总部总经理郝晓姝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拓展外资金融机构参与国内债券市场业务范围,有助于增加市场竞争,促进市场效率和创新,提升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水平,吸引更多外资流入中国,为中国债券市场注入更多的资金和专业经验,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从长期来看,明明表示,拓展外资金融机构参与国内债券市场业务范围,有助于促进外资便捷参与、深度参与国内债券市场,从而推动我国债券市场的高水平对外开放。
 
    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
 
    《方案》提出,落实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等金融市场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2018年11月份,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政策的通知》,明确自2018年11月7日起至2021年11月6日止,对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取得的债券利息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在该税收优惠到期之前,2021年10月份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市场取得的债券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政策的实施期限,延长至“十四五”末,即2025年12月31日。
 
    “税收优惠直接影响外资投资收益,落实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等金融市场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债券资产的投资性价比。”明明表示。
 
    郝晓姝分析称,影响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市因素有几方面:包括中国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以及我国持续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中美利差水平,随着中美利差收窄,中国债市对于外资机构的配置价值明显提升;人民币汇率以及税款为主的交易成本等。未来落实、细化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等金融市场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债市对境外投资者吸引力。
 
    明明表示,在政策支持力度保持强度的背景下,外资机构有望加深中国债券市场参与程度,一方面能够丰富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投资策略;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引进成熟的业务经验,助力我国债券市场制度完善。
 
    “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以及外资机构参与度的提高,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程度将不断加深,有助于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提升我国债券市场国际影响力。此外,也有助于推动我国债市产品创新,促进债券种类多元化发展,推动债券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还有助于带来国际成熟的经验,提升我国债券市场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并促进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使用和流通,增强人民币资产吸引力。”郝晓姝对记者表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2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