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江西经济新闻 >> 正文内容

余江县域经济增长异军突起(图)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1日

余江县实现科学发展、超常规发展启示录(上)

  4月2日下午,从福州来的火车徐徐停靠在鹰潭火车站。车上有120多位客商组成的“木雕大军”,他们来的目的,是组团到余江的雕刻创业示范街购买店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余江人,他们曾远赴他乡创业,如今又回家反哺,余江究竟有怎样的吸引力?

  一组数字也许能做最好的注解:余江县的财政收入总量由2007年的1.5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亿元,3年增长近6倍,在全省排位由2007年的第88位提升到2010年的第26位,三年前进了62位,增幅连续三年居全省前列,其中2008年列全省第二位,2009年和2010年均为全省第一。县域经济增长以乘法启动的“余江现象”,又给我省“你追我赶”的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启示?扬优成势,立足于本县,全力发展眼镜、雕刻、微型元件、循环经济四大特色产业,不搞同质化竞争,成就了余江的“异军突起”,也使余江的经济发展正由从浅滩驶向深海。

  A

  仅做加法不行,要做乘法

 

余江微型元件已走出国门。

  能记得余江,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是因为这里出了张果喜这位亿万富翁。或许还有毛泽东《送瘟神》的诗,知道那是一个曾受血吸虫困扰的地方。“10年前,余江就一条街,路还很窄。”这是一名中央级媒体的同行对记者的描述。

  “余江确实没有什么优势。”余江县委书记刘诚坦言,余江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大县,县域面积小,既没有交通区位上的绝对优势,也没有国家优惠政策的倾斜,更没有像兄弟县那样的矿产资源优势。余江县域经济长期以来处于落后地位,在全省排名靠后,看到别的兄弟县在快跑时,“倒着数余江会更快。”不少余江人曾这样自嘲。

  余江不能这样穷下去,这是每个余江人的共识,但该如何改变命运,却需要探寻方向与路径。“工业是余江的短板,只有工业发达才能挺起发展的脊梁,余江要发展必须补足短板。”这个道理其实大家都懂,关键是从何处落脚。刘诚向记者表示,在仔细思考与分析后,决定另辟蹊径,立足余江县情,发展传统特色产业。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在同质化竞争中挤压掉利润。

  毕竟,余江处于落后的地位,仅做加法难以实现进位赶超,只有启动经济的乘法,扬优成势,才能完成惊人一跃。

  B

  从小打小闹到大船出港

  余江因为有张果喜,之后又通过张果喜带动一批能人,木雕成为余江的传统产业之一,被称为“天下第一雕”。同时,嘉庆年间在余江就有的眼镜作坊,也产生出强大的生命力,全国所有的县都有余江人开设的眼镜店。此外,余江县的潢溪镇有上万人长期在外从事以废旧金属为主的废旧品回收业,是有名的“破烂王之乡”,而锦江镇的微型元件是全国三大基地之一,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最后,雕刻、眼镜、循环经济、微型元件被定为县域经济主攻的四大产业。

  “这四大产业其实多年以来都是‘小打小闹’,木雕业人才外流、眼镜只有销售没有生产等等,这都是产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刘诚表示,为让四大产业变成大船出港,余江县通过产业招商、出台优惠政策、优化服务环境,努力将原先以个体户分散经营为主的传统产业整合升级为带动能力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地方优势产业。同时,发挥乡镇的传统产业优势,依托乡镇抓块状经济,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潢溪镇有上万人长期在外从事以废旧金属为主的废旧品回收业,县里因势利导,抢抓国家大力扶持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机遇,以保太集团为龙头,在该镇打造循环经济基地示范园。而锦江镇的微型元件是全国三大基地之一,县里以该镇为依托,着力打造规划面积1500亩的锦江微型元件产业园这一国家级创业基地,现已建成400亩,入园企业40家。此外,还以邓埠镇、中童镇为依托,分别设立了雕刻产业园和眼镜工业园,依托乡镇抓产业,使余江县形成了“一区多园”的块状经济发展格局。

  刘诚介绍,2008年余江县的财收达2.86亿元,实现了两年翻番,2009年突破5亿元,2010年突破9亿元。余江四大传统产业共纳税4.77亿元,占全县工业企业总量的81.3%

  C

  “泥腿子”企业的走出去和请回来

  “我们已经做好准备,5月份到澳大利亚参加国际工业配件展。”鹰潭市瑞源微型元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晓明自信满满。

  去年,在省商务厅的组织下,锦江10家微型元件企业赴法国参加国际工业配件展,这是余江县的微型元件企业第一次走出国门,配件展还没落幕,人还没回国,来自德国等地的订单已经通过传真和电子邮件发到了厂里。这些立足于余江县的“泥腿子”企业,不仅为世界知名的品牌如苹果、诺基亚等提供元件,而且还为神六、神七助力。“微型元件具有高新技术、高精密度、高附加值的特点,不仅国内市场,国外市场也非常广阔。为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在余江的10余家企业签署共同开拓欧洲市场的协议,进行技术合作、信息共享、市场共享。现在企业不愁订单,需要24小时开工,许多客户甚至派人专门驻守,等着产品一下线就提货。”微型元件园区的负责人徐玉祥说。

  有走出去的,还有请回来的。2011年,雕刻博览城、雕刻创业示范街、雕刻创业基地等平台的打造,让出去的人又回乡创业。

  余江县常务副县长金建华告诉记者,福建省闽侯县上街镇平村聚集着从事根艺的商户有2000多户,其中以中国根艺美术大师童胜富为首的余江籍木雕人员有上百人。在福建仙游榜头镇坝下村集结着一支木雕“江西军团”,他们大都是广丰人,工匠达三千余人,在坝下村创造出4个亿的年经营额。

  余江大平台的搭建和好政策的推出,使得木雕人员要组团回乡创业,4月2日,来自闽侯和仙游由120余人组成的“木雕大军”抵达余江,购置店铺,吸引了不少台湾和福州客商。为打好木雕这张牌,余江县还申请命名“中国根艺之乡”,加快培养中高级根艺美术师。

  D

  不仅有销售还要有制造

 

从卖眼镜到制造眼镜的转变。

  在亨通眼镜制造公司的展示厅里,摆放着各种款式、不同用途的眼镜。总经理汪君荣也实现从在黑龙江省做边境贸易卖眼镜,到自己制造眼镜的华丽转身,把发展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一副担子满天飞,走遍广东走辽西”,这是流传在眼镜发源地余江县中童镇的顺口溜。早在清朝嘉庆年间,中童镇就办有眼镜加工作坊,眼镜从这里开始走向全国。改革开放后,只有36万人口的余江县,有近5万人在国内外从事眼镜销售工作,余江县也因此被称为“眼镜之乡”。但在余江庞大的从事眼镜行业队伍中,绝大多数人搞销售,从事生产加工的不多,这就形成销售腿长、生产腿短的现状。无论每年的销售量有多大,都要受制于生产企业。这种受制于人的状况,让敢闯敢干的余江眼镜人很不适应,要知道,最早的余江人,不是卖眼镜的,而是做眼镜的。

  “不仅有销售还要有制造才是产业发展的明道。”余江县委主要领导对余江的眼镜产业有过一番剖析:买卖两头在外的眼镜销售,不是余江眼镜产业的出路,不能真正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余江乃至鹰潭的眼镜产业,做市场是必须,做产业才是根本。

  2002年,余江县在中童镇规划了3平方公里的余江(国际)眼镜工业园,并别出心裁地把招商引资工作会搬到著名的眼镜生产王国温州和深圳,并请当地客商到余江考察。由于余江“眼镜之乡”美誉在外,很多眼镜生产商看好余江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深厚的眼镜文化,建园之初一次性签约资金达到1.2亿元。多年来,先后引起眼镜生产企业55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眼镜产业日益成为当地百姓发家致富的“聚宝盆”。余江县规划,到2015年,将余江建设成为全国眼镜生产研发基地和区域眼镜贸易中心。

  同样,作为江西有名的“破烂之乡”,余江也在拉伸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条,依托与“世界铜都”鹰潭的区位优势,突出铜加工、太阳能新能源产业招商,重点发展以再生铜、再生铝、再生硅为重点的回收加工企业,如县内最大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企业保太集团,年营业额超10亿元,是鹰潭市本土纳税最大的民营企业。

  余江立足本县特色的发展已惊艳四座。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因为总有一天会到达,而余江这艘县域经济之船,正由浅滩驶向深海。

  文/图 记者郭宁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责任编辑:郭宁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