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赣县时空”构建赣州东辅城 无缝对接中心城区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郭远平 傅声沛 记者谢若闲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9日

  多年前,赣县县城空间狭长,城镇化进程受到制约。当前,依托从12平方公里扩大到94平方公里的规划控制区,赣县拉开了“主动对接赣州特大城市建设”“加快融入中心城区”,建设“赣州乃至全省宜居和休闲养生后花园”的大框架。

  无论是10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增加值,还是2.1倍的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倍数,又或是以每年万人左右的速度递增的城镇人口……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创新空间发展概念,赣县创造了独有的“赣县时空”,让城镇化进程在扩容提质的道路上快速行驶,造就了一座与中心城区无缝对接的、充满浓郁文化特色的东辅城。

  摒弃重复建设“至少管上五十年”

  在城镇化进程中,重复建设是最大的浪费,如何规避这一问题?赣县决策者说,规划先行。

  从2009年的六大片区建设到2010年调整为城南、城北、开发区和义源四大片区建设,再到2011年添加储潭城乡统筹示范区之后的五大片区建设。赣县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城镇化进程,系统梳理城乡空间,探索性地从空间布局、土地整理、产业布点、重大基础设施配套、交通组织、生态保护、空间增长边界等方面进行专题分析论证。据介绍,仅2010年赣县就完成大大小小各类规划110余项,投入规划编制经费达1689.4万元,是之前十年投入的总和。

  “我们每块经营性土地出让前,都是先做宣传,然后结合所有想购地者的合理建议,再提出规划条件,从而达到以策划提升规划、以规划引领开发的目标。通过先谋后动的规划控制,既保证了政府主导,又避免了在今后的土地开发管理中产生矛盾。”赣县县委书记李明生表示。

  赣县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追求速度的同时狠抓质量。“确保我们的城乡规划建设至少能管上五十年,即便多年以后,回过头来看我们今天的城乡规划建设,仍然是科学的、合理的、长远的、过关的。”李明生自信地说。

  坚持项目拉动 创新“经营城市”

  如果问赣县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同志最缺什么?他们会说,时间。

  扎根赣县城市建设事业十多个年头的赣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葛传生,赶上了赣县城镇化进程的每个关键节点,他说:“我已经有五六年没休过节假日了。不止是我,我们规划建设部门有80%的同事没好好休过双休日,有一半以上的同事长年加班加点。”由于常常不分昼夜出入工地,他随身携带“三件套”——手电筒、安全帽和套鞋。

  与之相对应的是,近年来,赣县以大项目形成大拉力带动了城镇化建设。仅在2009年和2010年的两年间,赣县就实施了新型城镇化重点项目108个,完成了投资42亿元,其中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7亿元。今年,赣县又安排新型城镇化项目30个、工程45项,总投资达10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亿元。

  大项目接连上马,资金从何而来?赣县提出“经营城市”理念来破解融资难题。各片区依托各自资源,实行总体平衡、封闭运作,分别成立运营公司,按照县委、县政府出台的政府投资项目招商管理办法,大力采用企业上市、发行债券、融资租赁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据了解,近年来,赣县财政仅投入5亿元,就撬动了赣县城市建设逾40亿元的投入。

  避免千城一面 用文化体现城市特色

  “千城一面”,这是城镇化进程的一大困惑。如何避免城市面貌同质化?

  赣县从文化张扬入手,将文化特色与产业特点、建筑个性、地形地貌相结合,按照“建筑+文化,旅游+文化,生态+文化”的模式,把客家文化、红色文化、佛教文化、生态文化等融入城市建设、旅游发展和项目建设中去,形成了持久的生命力。

  “我们地理位置最好、市场价值最高的地块都优先供给了公共绿地或公共建筑。”赣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葛传生介绍说。

  如今,在赣县城南片区,城南大道、杨仙大道、梅林大桥、客家大桥围合的近5平方公里的范围被划为风貌协调区,在反映时代精神的同时,重点突出了客家建筑的底蕴和精髓,形成了客家特色显著的城市建筑风貌群;而依托狮子岩、燕子岩独特的佛教资源和森林景观,城北片区大力打造宗教文化、休闲文化和生态文化,建设主题森林公园。同时,义源片区重点打造五洲风情,开发区片区重点打造现代建筑,储潭城乡统筹示范区则重点打造现代中式和客家风格。各片区各具特色、自成一格。

  围绕“中心城区后花园”的定位,赣县按照大地园林化的目标,对原有的山水植被进行了保护和开发,着力推进城市绿化、香化、彩化工程,在94平方公里的规划控制区中,生态绿地就安排了近40平方公里。在客家名人公园,保留了原有的86棵百年古榕,沿贡江5.5公里岸线,还大规模种植了樱花、茶花、杜鹃等,形成了立体式、四季怡人的城市生态景观线。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2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