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逾111亿元 市场扩容有序推进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5日

    本报记者 田鹏

    8月15日,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再次体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而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扮演着重要角色。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自2021年7月16日启动上线至2023年8月14日,全国碳市场已迈入正式运行的第107周,历经503个交易日。整体来看,市场交易活跃,交易价格稳中有升,市场运行平稳。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约2.43亿吨,累计成交额约为111.92亿元。

    Co-Found智库秘书长张新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碳市场交易规模创新高的同时,也要看到交易碳数据不够清晰等正制约着全国碳市场持续扩容,后续可从优化市场规则、加强数据监测和核查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截至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深圳碳排放交易所、北京市碳排放权电子交易平台、广州碳排放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天津碳排放权交易所、重庆公共资源交易网和福建碳排放交易网等交易平台所构成的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

    据生态环境部官网数据显示,截至第一个履约期结束,我国碳市场已发展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从交易价格来看,自上线至今,整体呈现稳中有升态势。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8月14日,CEA收盘价为68.33元/吨,相较于上线首日51.23元/吨的收盘价上涨33.38%。此外,结合历史数据来看,CEA收盘价在41.46元/吨至69.52元/吨范围内波动,涨跌幅度在-23.56%至35.70%之间变化,未出现暴涨暴跌现象。

    “碳市场是通过发挥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促进碳减排的重要手段,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引导气候投融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东方金诚绿色金融部助理总经理方怡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仅纳入了发电行业,后续随着市场持续扩容,若能将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航空等高耗能行业也纳入其中,将有利于推动碳市场规模和活跃度的不断提高,促进碳市场进一步发展和成熟。

    有效激活全国碳市场,还需进一步丰富碳市场的参与主体、覆盖更多元的行业,把更多样的减排行为纳入考虑。而从目前市场扩容环境来看,我国碳市场还面临着数据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市场规则和制度仍需健全等问题。

    据悉,按照生态环境部先前对全国碳市场新增、管控行业“成熟一个、批准发布一个,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的原则,水泥、钢铁、石化等另外七大行业的相关研究工作正在同步开展。

    在方怡向看来,相对于电力行业而言,上述七大行业的生产工艺工序普遍更复杂多样,很难建立完善有效的数据模型,数据核查难度也相对更大,而且不同地区工业行业生产水平差异较大,企业规模、管理水平与能力参差不齐,导致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成为其参与碳市场的难点之一。

    “此外,能源和环境权益等相关政策之间还缺乏有效衔接,如国家层面除了碳排放交易外,还在推进用能权交易和绿色电力交易,在明确了能源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变后,相关制度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方怡向补充称。

    在此背景下,加快制定上述七大行业的核算标准及配额分配方法等制度刻不容缓。围绕交易主体扩容方面,方怡向建议,可加强碳减排管理和监管,在提高市场效率和透明度的同时,加快推动碳金融发展,推出更加多元的碳金融品种,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交易参与者,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低碳发展领域。

    彭博新能源财经中国能源转型分析师卞怡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更多行业被纳入全国碳市场,碳市场的参与度和活跃度不断提升,将为减排提供更清晰的价格信号,更好地依托碳市场这一市场手段来推动低碳转型所需的创新和减排行动。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2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