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客家旅游 >> 正文内容

赣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打造赣州红色文化新标记

来源: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30日

 清明前夕,为缅怀革命先烈,不少赣州市民都会自发前去烈士陵园祭奠。但是,许多市民认为,赣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里面只见烈士墓,而没有陈列史料的展馆,这不免让他们心感遗憾,如果能建一个陈列馆,让市民了解相关历史就更好。可喜的是,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正在努力把革命烈士纪念馆打造成一个能够反映赣南人民革命斗争史全貌的“红色”品牌。用纪念馆馆长李瑞春的话来说,就是要把纪念馆打造成赣州红色文化的一个新标记。 

  没有“陈列馆”的烈士纪念馆 

  清明到了,但是作为老赣州人的卢先生,压根没想起去烈士纪念馆扫墓的事。工作已经3年的他,在记忆里,好像上了高中以后就不怎么去烈士纪念馆,所以现在到了清明也“没有这个习惯”。 

  对红色文化感兴趣的邹同学,是江西理工大学大三的学生,他告诉记者,他在大学去过两次扫墓,一次是学校组织的,一次是自己几个同学相邀去的。不过,他略感失望地说,烈士纪念馆比较简单,每次只是在烈士墓前凭吊一下就回去了。对烈士的生平事迹很感兴趣的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只是这里没有提供这些史料。他的高中同学今年清明会过来玩,他打算带同学去瑞金的纪念馆看看。 

  今年上初三的李同学告诉记者,以前每年学校都会组织去烈士纪念馆扫墓,今年因为课业紧张,可能学校就不组织他们去了。他表示,每次去烈士纪念馆都会觉得很神圣,但是自己对烈士的生平事迹了解并不多。 

  事实上,每年去烈士纪念馆的人确实不多。赣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年大概是1万人次,至于烈士纪念馆里没有任何烈士事迹布展,是因为该馆的前身是赣县革命烈士纪念馆。赣县革命烈士纪念馆搬走时,将里面的烈士遗物和生平事迹介绍等资料一起搬走了,只剩下60余盒革命烈士和军队离休干部的骨灰。目前纪念馆正在进行的改造工程里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加陈列馆。 

  让红色文化成为潜移默化的影响

  赣南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赣南人民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仅土地革命时期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10.8万人,烈士总数占全省的43.4%、全国的7.5%。 

  我市的各大学校对红色文化历来比较重视。赣州市红旗二校校长苏丽华告诉记者,从前年开始学校就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编写以红色文化为内容的校本课程,里面包含革命烈士的故事、诗词、家乡等内容。苏丽华认为,革命烈士为了崇高的理想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有着极为显著的效果,红色文化的教育应该渗透到学生的每一个教育阶段。去烈士墓凭吊,到纪念馆参观,则是一种无声教育,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在赣州三中高级教师邹金平看来,赣州是个革命老区,烈士的事迹感人肺腑,虽然革命年代渐行渐远,但是他们的高尚情操对于青少年的成长,特别是对于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走出去参观革命圣地的机会并不多,所以参观本土的纪念馆就很重要了。学校定期会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并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演讲、征文、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感受革命烈士的高尚品格,从而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这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学生不仅应该成为知识上的富有者,也应该成为道德品格上的富有者。 

  对于红色文化的建设,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邓显超表示,烈士纪念馆是一个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基地,在纪念馆里陈列展的设计上可以与科技创意相结合,让参观者不仅想来,而且是乐意来,并从中接受红色文化的教育。同时,整个社会也要营造出弘扬红色文化的氛围,比如唱红歌、播放红色影视剧等,从而让这种影响变成自豪感、责任感和正确的爱国主义情操。 

  期待“红色”珍珠的整体发光

  3月26日的早晨,记者走进革命烈士纪念馆,拾阶而上,两旁松树林立,显得严肃静穆。来纪念馆晨练的人比平时要多一些,有的在打羽毛球,有的在练太极,虽然人不少,但是没有听到喧哗之声。 

  这正是纪念馆现在正在努力形成的“开放式公园”的管理模式。馆长李瑞春告诉记者,经过多方努力,2006年纪念馆列入国家红色旅游项目,纪念馆的改造建设工程从2009年7月动工,于2010年11月完工。这次改造主要是要把纪念馆建设成为既是富有赣南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市红色旅游的精品工程,赣州红色文化的新标记,又是城东片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纪念馆的陈列馆显然是这次改造的“重头戏”。李瑞春解释说,在全市范围内,瑞金、兴国、于都、宁都、赣县、寻乌等地分别建有反映当地人民斗争史的烈士纪念馆,反映的是赣南人民革命斗争史的一个个片断,这就像一个个珍珠一样散落在我市各地。这次纪念馆的改造,就是要通过对全市红色资源的有效整合,建设一个全面、综合地反映我市人民的革命斗争史的“红色”品牌,像一根绳子和纽带一样,把各地的烈士纪念馆串联,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让我们的“红色”珍珠整体发光。 

  在烈士纪念碑的右侧就是陈列馆,记者看到,目前陈列馆外侧已经贴好了瓷砖,只是里面还没有装修。李瑞春说,目前正在积极多渠道、多方面地争取资金来加快布展,现在陈列馆的陈列大纲已经完成,正报市委宣传部审批,等资金到位后,就可以开始布展工作。(□记者廖福玲 幸菲菲 文/图)

来源: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廖福玲 幸菲菲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