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金融 >> 正文内容

激发政府引导基金活力 地方宜补位不宜越位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09日

    近年来,政府引导基金迅速发展,全国各地均积极探索引导基金的运行模式。

    有别于过往地方政府给予土地、税收等政策性支持等传统招引项目方式,政府引导基金拿出真金白银,以市场化的方式,吸引优质普通合伙人(GP)机构参与设立投资基金,反哺当地的创业企业。同时,这些子基金参与到更多新兴项目中,为当地的传统产业转型带来更多选择。

    在产融结合大发展、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通过金融投资手段引导、培育地方产业的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已经成为各地政府发展实体经济、扶持特色产业、助力初创企业的重要方式。国内政府引导基金数量、规模快速膨胀,设立基金的主体从国家、省级不断下沉至地市级,乃至区县级,就是很好的证明。

    历经多年的探索试验,各地政府引导基金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涌现出以上海、深圳、合肥等为代表的具有借鉴意义的模式。这些地方政府合理运用资本杠杆撬动产业发展,加快区域经济高效益高质量发展。不过,也应看到,部分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在落地见效方面,也面临着市场化程度不高、干预过度等问题,具体表现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基金机制不活、信息透明度不高、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等。

    作为金融市场工具,用好用足引导基金,各地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拥抱市场的过程中,政府应该“补位”而不“越位”。

    因此,激发政府引导基金的市场活力,一方面应当健全相关制度、明确考核,把GP的免责情况、政府引导基金管理人或直管部门的免责情况都进行有效界定,并通过公开的市场化遴选机制,选择优秀的市场化创投机构出任子基金管理人,撬动更多的民间资本服务创新创业企业。

    另一方面,在政府引导基金保证引导属性以及必要监管的基础上,应充分理解和尊重社会资本、市场化GP的权益,发挥GP的专业优势和投资效率,激发基金运作的活力,使公共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更好推动实体产业经济发展。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