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金融 >> 正文内容

对于RCEP生效,加入DEPA,中美经贸合作,商务部来态度了!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2日

11月11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会上回应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中国正式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中美经贸合作、服务贸易等近期商务领域热点问题。

 

看点一:将适时出台《关于高质量实施RCEP的指导意见》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于2022年1月1日对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正式生效。

 

对于如何对接RCEP机遇,实现更好发展,商务部将发挥怎样的作用?束珏婷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即将如期生效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新的重大进展,将有力拉动区域内贸易投资增长,提升域内整体营商环境,稳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目前,国内实施RCEP的各项准备已经就绪,能够确保协定生效时全面履行义务。

 

束珏婷表示,商务部将稳步推进生效后的各项实施工作,指导地方结合各自产业特色和优势,深入与RCEP政策对接,把握RCEP市场开放机遇,实现贸易投资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推动与成员国间产业链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营商环境。为此,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适时出台《关于高质量实施RCEP的指导意见》,为各地方、各行业高水平实施协定做好指导和服务。

 

看点二:申请加入DEPA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重要行动

 

11月1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致信新西兰贸易与出口增长部长奥康纳,代表中方向DEPA保存方新西兰正式提出加入申请。

 

束珏婷介绍,中方为申请加入DEPA开展了大量工作,全面深入梳理评估DEPA条款,与DEPA缔约方新加坡、新西兰和智利开展了各层级沟通交流。

 

那么,加入DEPA对我国和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将带来哪些利好?束珏婷表示,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是促进经济复苏的新引擎。随着数字经济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数字领域规则和合作框架制定也已成为很多多双边经贸谈判的重要内容。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位于全球前列,加入DEPA与中国加强全球数字经济领域合作、促进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努力方向一致,也是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行动。中国加入DEPA,不仅将为成员提供广阔市场,拉紧相互的数字经济合作纽带,为各成员企业和人民带来更大福祉,也有助于促进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数字经济的开放融合与长期繁荣。”束珏婷说,中方愿与各方一道,努力探索跨境数字治理框架的最佳路径,积极开展多双边数字治理合作,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贸易投资增长和经济复苏作出积极贡献。

 

看点三:中美经贸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会上,有媒体提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0年,64%的美国国会选区的对华商品出口量较上一年有所增长,且对华出口使美国许多行业受益。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价?

 

束珏婷回应称,商务部注意到了有关报告,还可以补充一组数据,在2020年中美贸易保持增长的基础上,今年1-10月,双边贸易额增速较快,同比增长23.4%,其中,自美进口增长28.9%,对美出口增长21.8%。这充分表明,两国经济具有高度互补性,双方经贸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复苏。

 

看点四:积极推进自贸区跨境服贸负面清单制定工作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服务贸易进口增速实现了疫情以来的首次转正。

 

束珏婷表示,今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一系列开放举措为服务贸易发展增添了新动力。二是服务业稳定恢复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服务数字化为服务贸易发展拓展新空间。

 

谈到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将何时出台?束珏婷表示,目前,商务部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方面积极推进自贸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制定工作,力争早日出台清单,通过更大范围的试点探索,为跨境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进行压力测试,进一步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