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3日
春季农忙即将来临,道路愈加繁忙。近日,记者在赣州市各个县市看到,农用车、电动车非法载人和报废车上路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依然活跃。货车交通违法行为为何猖獗?防治对策有哪些?记者对策进行了深入采访。
实习生凌国卿、记者李湖明文/图
背景:
货车载客、客车违规屡造恶果
2010年3月13日,定南一辆大型客车在广东省惠州市境内发生侧翻,造成14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事故是由于该车碰撞道路中央隔离带后侧翻路边造成,据后续报道,该车司机是个超车惯犯。
2010年7月5日,319国道宁都竹笋路段发生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一辆大客车与一辆商务车相撞,造成7人死亡。一位受伤孩子的家长告诉记者,商务车上的乘客多是留守孩子,暑期刚开始,他们相邀搭车去福建看望自己的父母。
2010年8月2日,发生在全南县的一起货车与三轮摩托车相撞的特大交通事故造成10人死亡。当时,三轮摩托车上包括司机在内共有19人,车祸造成包括三轮摩托车司机在内的8人当场遇难。
上述三起事故的发生表明,货车非法载客将带来不可弥补的恶果,同时也暴露出部分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薄弱、驾驶员违法违规驾驶、低速载货汽车非法载客等突出问题,也暴露出部分地区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
现状:
货车非法载客搅乱交通秩序
连日来,记者在大余县人口比较密集街道、人流集散处、车站等地看到,电动三轮车拉客载客现象比较突出。一电动三轮车司机表示,很多人去县城附近的乡镇都会选择乘坐电动三轮车,便宜且方便。当有人问他的车是否有年检、有无合格驾驶证时,他却无言以对。
记者在南康市、全南县、安远县、于都县、寻乌县等地也发现了类似情况,据了解,农用车、电动三轮车非法运营现象在上半年比较常见,下半年随着整治的展开,该现象逐渐好转,但仍有不少。
记者了解到,客车超员、超速、超载、货车(农用车、电动三轮车)违法载人、摩托车不戴头盔、车辆未年检、无证驾驶等违规行为使交通秩序变得混乱,亟待治理。记者看到,在赣州市去南康市的105国道上,时有客车超速、摩托车不戴头盔、mtv搭载2人或3人现象,而且黑车营运现象严重。
赣州一名路面执勤交警告诉记者,这种现象比较普遍,车主大都安全意识淡薄,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在赣州市开了十几年出租车的朱师傅告诉记者,为了方便、为了能赚得更多,超员、超速、超载很常见,很多司机铤而走险不顾安全和法律违规驾驶。
探因:
安全意识淡薄提供黑车拉客温床
“货车非法载客发生重大事故的概率很高,容易造成重大伤亡事故。”龙南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钟主任告诉记者,机动车交通违法违规行为比较突出,之所以货车拉客载客容易,不仅是因为其本身价格便宜,更重要的是司机和乘客都没有认识到其造成事故的容易性和严重性。
“我们来城里卖一些土特产,回去的时候顺便搭载几个同村人一起回去,这有什么错?”赣县一位来自农村开电动三轮车的司机说。
驾驶人交通意识淡薄,超载超速、乱停乱放、人货混装等违法违规现象使交通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全南县一名值勤交警对记者说,在郊区有些驾驶员没有通过统一的培训,技术和素质都达不到要求就开始上岗,部分车主也不按要求进行车辆年检。
警力不足影响有效控制道路安全
为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赣州市各个县市加强人力物力投入,加强管理。
“警力不足,也影响了有效控制道路安全。”赣州交警一名负责人表示,各县乡村道路安全形势是比较严峻的,农村拖拉机、三轮汽车、低速货车无牌无证和违法载人现象严重。例如,龙南县乡村道路的管理还是依赖于辖区交警中队,但中队仅有正式干警3人,警力缺乏。
警力不足,导致监管力度的不够也使黑车载客现象屡禁不绝,无证驾驶、报废车上路变得常见。
对策:
各地均采取了相应措施整治交通
记者了解到,赣州市各地目前均采取了相应措施,整治交通。一方面加大了巡逻管控力度,严查严管超速超员等严重违法行为。另一方面。增加警员对无证驾驶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龙南县出台了相关通知与政策加强对农用车安全整治、电动三轮车非法载客的管理。”该县交通大队钟主任告诉记者,该县要求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县农机局与各乡(镇、场、管委会)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严把拖拉机年检关,都必须检测合格,办理交通险后,才能签注检验合格章。
钟主任说,对电动三轮车非法载客现象,龙南县交管大队牵头、交通局、城管局各抽调10名工作人员,组成三个联合整治组在该县开展电动三轮车非法载客整治行动。
据了解,赣州市的农村交通安全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农村拖拉机、三轮汽车、低速货车无牌无证、违法载人现象普遍,加之县乡道路大都路面窄,坡度大,再者司机多数安全意识差、技术水平低,这些使事故易发,农村道路安全已成为各县市重要交通治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