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3日
电线上晾衣服、消火栓锈迹斑斑、木堆旁燃明火……连日来,穿行在赣州中心城区棚户区和城中村,记者发现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随处可见。
据介绍,通过消防安全普查发现,中心城区的26个社区有危旧建筑,其中赣江街道办事处有8个社区、解放街道办事处有9个社区、东外街道办事处有5个社区,南外街道办事处有4个社区。此类建筑大部分是解放前的建筑,建设年代久,均为砖木结构的房屋,普遍存在建筑物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消防通道堵塞、消防水源缺乏、电线乱拉乱接且老化严重、居民防火意识普遍淡薄等火灾隐患,致使火灾频发。一旦发生火灾,极易“火烧连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说起“火烧连营”,章贡区公安消防大队副大队长张明辉对一场现实版的“火烧连营”记忆深刻。他说,2009年7月在章贡区黄屋坪路发生了一场火灾,主要是因电线乱搭且老化短路而引起的。由于房屋间距太小,顺着风的方向火势迅速蔓延。当时相关部门出动三个消防中队才把火势控制住,仍有十几家居民受灾,并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他痛心地说:“一些历史原因不仅给消防工作带来不便,也给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了危害。”
针对这些现象,消防大队有哪些应对措施?张明辉告诉记者,一是加强对社区消防安全人员的管理,培育消防工作的基础骨干,完善社区消防管理机制。二是积极开展全民消防宣传教育,利用街道文化站、社区活动室以及社区宣传栏等阵地进行宣传教育,形成群众自查、自改、自救的良好消防环境。特别是针对老人和小孩的用火用电、防火防险、遇险自救的安全教育。三是加快推进老城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小区或旧城改造要按照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消防队(站)、消防车通道、消防给水、消防通信等公共消防设施必须与小区同步设计、同步建设。(杨庆权 王冬梅 记者任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