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策划>> 专题栏目>> 普惠金改>> 金改动态 >> 正文内容

普惠金改 我们怎么做
——来自我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一线的报道(二)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刘云 杨兰 宋石长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24日

   邮储银行赣州市分行:奋力开创高质量普惠金融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邮储银行赣州市分行牢记“人民邮政为人民”初心使命,坚守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力服务赣州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累计向赣州投放各类资金近200亿元,新增存贷比122%,各项贷款余额263亿元,圆满完成赣州市政府贷款净增指导计划。
 
  赣州获批建设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该行积极落实相关建设要求,第一时间抓好传达学习和机制体制的完善工作、细化工作措施,率先制定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通过一把手带队前往寻乌等地就试点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当地政府座谈、围绕普惠金融工作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等方式,集智集策推动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落实落地落细。
 
  该行将提升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效,全力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今年前两月净投放各项贷款14.7亿元,增长5.8%,同比多增6.6亿元,完成市政府下达新增贷款目标指导值29%,列全市国有六大行第一位。该行发挥优势,坚持把普惠金融作为金融服务的“根”和“本”,发挥“邮银协同”优势,加大“惠农合作项目”走访力度;落实“五化转型”战略,大力推动互联网产品发展;践行“借船出海”思路,着力搭建政银、银银等合作平台,着力提升金融服务成效。今年前两月,发放普惠型涉农贷款8.2亿元;发放线上放款15.8亿元,线上贷款支用占比达92%;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5亿元,净增近1亿元,普惠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2020年末下降22BP。与此同时,该行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三大战略”和“六大主攻方向”,及时梳理对接辖内重点建设项目及大中型客户资金需求,做到专人对接、专人跟进、专人服务。
 
  邮储银行赣州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抢抓机遇助力普惠金改工作,加大首位产业发展资金支持;全面提升支小支农成效。从加大重点领域、群体支持,完善基础金融渠道,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加快产品创新步伐,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五方面持续发力,完善城市+农村金融服务网络,不断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和可得性。全面落实赣州市人民政府与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签订的5年(2019-2023年)内给予赣州1000亿元意向性融资支持为主要目标的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两城两谷两带”及首位产业集群,不断提升重点项目参与度,持续为全市经济建设“输血”。坚持“小中做小,小中做优”,着重扶持“专精特新”和小微企业发展,以邮行-老板贷为抓手,加大农业产业化支持力度,推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助力乡村建设行动。
 
  赣州银行: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助推试验区建设
 
  近年来,赣州银行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工作,始终坚持“专注主业、服务实体、服务民营、服务小微”的市场定位,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小微金融、普惠金融,早在2018年就成立了普惠金融部,专门负责统筹推进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并在信贷资源、财务资源、人力资源配置上向普惠金融业务倾斜,全行普惠金融业务连续三年完成“两增两控”目标,连续两年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截至2020年12月末,全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78.12亿元;普惠小微贷款户数25044户,较年初增长8016户;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73.75亿元,完成全年新增计划的309.63%。
 
  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赣州获批建设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对地方法人机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赣州银行将切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重点从六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统一全行步调。认真落实《赣州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从公司治理、制度建设、考核评价、资源配置、减费让利、科技赋能、产品创新、延伸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等九大领域逐项明确目标、任务、措施,保持辖内机构一个步调。
 
  打造信贷工厂。通过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从单户100万元及以下的小额信贷业务入手,按照“信贷工厂”模式实行集中审批模式,加快推动小微授信业务标准化、线上化、集约化经营,通过制度、流程控制风险,促使小微客户经理由“全能型”向“营销型”“服务型”转变,从而提升小微业务经营效能和客户体验。
 
  扩大普惠覆盖。逐步下放乡镇支行授信业务经营权限,探索推广小额信贷标准化、简易化审查审批模式,满足村镇涉农企业、种养大户、个体经营户、农户的经营性及消费性贷款等“三农”金融需求。同时,积极申请开办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在设有机构的乡镇试点设立村级普惠金融服务站,探索适合的业务模式并逐步推广。
 
  创新业务模式。开展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运用好备付金制度,提高代偿效率和有效缓释风险,并对现有产品的准入标准、风控要求进行适当调整,提高小微客户贷款获得率,促进小微、“三农”授信业务健康、持续增长。
 
  打造示范窗口。以小贷中心为主体,加快建设“赣州银行小微之家”金融服务中心,为全市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申请、抵押登记、委托公证、财务咨询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打造成赣州普惠金融示范窗口和靓丽名片。
 
  促进产融合作。通过“银行+供销社+农户”模式,打造“研、产、供、销”为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金融服务新模式,在有效保障银行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为脱贫农户提供一条低成本、低风险的增收致富之路。
 
  该负责人表示,赣州银行将充分把握普惠金改的机遇,不断在综合服务、机构覆盖、科技赋能、供应链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力争普惠小微贷款与全行各项贷款占比逐年提升,普惠金融各项指标在全省同类机构中名列前茅。
 
  全市农商银行:秉承支农支小初心 担当金融惠民使命
 
  近年来,省联社赣州辖区党组从顶层设计入手,引导和督促全市各县(市、区)农商银行成立了普惠金融战略委员会,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引导新增贷款重点向支农支小领域倾斜,在整个系统形成了发展普惠金融的强烈共识。目前,全市农商银行单户1000万元以下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91.92%。
 
  多年前,全市农商银行系统即开始着手乡镇营业网点建设全覆盖推进工作。目前共设立营业网点447个,在3461个村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站5236家,形成了涵盖市县乡村四级区域的服务体系。同时,省联社赣州辖区党组积极引导全市农商银行系统持续开展贷款“扩面”。在农村和城区分别以“整村推进”和“网格化管理”的模式,达到批量调查、批量授信、批量贷后检查的整体作业效果。2016年开展该项工作以来,全市农商银行系统新增贷款客户21万户,贷款总户数达到57.6万户,贷款覆盖面达到22%。同时,全市农商银行还将纾困解难作为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一环。一方面,降低贷款利率、减免转账手续费。另一方面,对生产经营暂时处于困难的客户推出不需偿还贷款本息的转贷、续贷和展期政策。近几年来累计为客户转贷、续贷和展期560多亿元,减少客户支出12.2亿元。
 
  面对我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要求,省联社赣州辖区党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农商银行将紧紧围绕扩大贷款覆盖面、增强需求可得性、提升服务满意度,从优化组织体系,提升发展质效、增强数字体验、优化金融环境等方面,纵深发展普惠金融,确保普惠型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
 
  在优化组织体系上,健全组织机构,层层建立以“一把手”任组长的普惠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普惠金融发展方案》,细化各法人机构普惠金融事业部工作职责,加强普惠金融工作专题辅导,出台普惠金融业务考核激励和授信尽职免责制度,提高普惠金融不良贷款容忍度。同时,优化网点设置,推动有条件的法人机构设立“生态支行”“科技支行”等特色网点。
 
  在提升发展质效上,坚守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重点发放1000万元以内的小微贷款和100万元特别是30万元以内的个人信用贷款。持续推进贷款“扩面、增额、增效”。不断创新信贷产品,围绕重点行业和特色产业,研发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质押、集体经济组织贷和首位产业贷等贷款业务。优化信贷结构,对“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做到能贷尽贷。提升办贷效率,积极推动“一次授信、随借随还、循环使用”的信贷模式,贷款审批时限缩减20%以上。
 
  在增强数字体验上,打造普惠金融智慧服务平台,实现数据系统互联互通,增加批量对接、精准对接客户功能。大力推广“百福快贷”“个商e贷”和小额贷款线上化业务,创新推出“码上贷”“白名单贷”线上化信贷产品。加强用卡环境建设,推动移动支付商户向“百福生活圈”合作商户转化,推动社保卡在医、食、住、行、娱等多场景的应用。
 
  在优化金融环境上,做好村级助农取款服务点的功能升级,在保持小额取现、汇款、转账、缴费和信息查询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小额零钞调剂、信用知识宣传、客户推荐和政策咨询等便民金融服务。优化信用环境建设,完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大力推动“信用乡(镇、村)”的创建和“信用户”的评定。积极开展“金融夜校”“金融知识进校园”等活动。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