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7日
腾讯科技讯 2011年3月16日消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服务和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供应商–腾讯控股有限公司(“腾讯”或“本公司”,香港联交所股票编号: 00700) 今天公布截至2010年12月31日未经审核的第四季度综合业绩及经审核的全年综合业绩。
财报显示,腾讯2010年总收入为人民币196.460亿元(29.66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7.9%,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人民币80.536亿元(12.16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6.2%。
2010年全年业绩摘要:
总收入为人民币196.460亿元(29.66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7.9%。
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54.823亿元(23.37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2.4%。
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7.159亿元(4.10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5%。
网络广告收入为人民币13.725亿元(2.07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6%。
毛利为人民币133.258亿元(20.12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5.8%。毛利率由去年的68.7%降至67.8%。
经营盈利为人民币98.382亿元(14.85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3.4%。经营盈利率由去年的48.4%增至50.1%。
期内盈利为人民币81.152亿元(12.25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5.4%。净利率由去年的42.0%降至41.3%。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人民币80.536亿元(12.16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6.2%。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4.432元,每股摊薄盈利为人民币4.328元。
董事会建议派发每股股息港币0.55元,此建议需获2011年5月11日召开的股东大会最后批准通过。之后将于2011年5月25日派发。
2010年第四季度业绩摘要:
总收入为人民币55.242亿元(8.341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5.7%,比去年同期增长49.8%。
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3.839亿元(6.620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6.2%,比去年同期增长54.0%。
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7.285亿元(1.100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4.8%,比去年同期增长32.5%。
网络广告业务收入为人民币3.881亿元(5,860万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1.5%,比去年同期增长39.1%。
毛利为人民币36.918亿元(5.574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4.0%,比去年同期增长45.2%。毛利率由上一季度的67.9%降至66.8%。
经营盈利为人民币26.525亿元(4.005亿美元),比上一季度下降0.5%,比去年同期增长49.3%。经营盈利率由上一季度的51.0%降至48.0%。
期内盈利为人民币22.133亿元(3.342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2.1%,比去年同期增长44.4%。净利率由上一季度的41.5%降至40.1%。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人民币22.008亿元(3.323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2.2%,比去年同期增长45.9%。
主要平台数据:
- 即时通信服务活跃帐户数达到6.476亿,比上一季度增长1.7%。
- 即时通信服务最高同时在线帐户数达到1.275亿,比上一季度增长7.4%。
- “QQ空间”活跃帐户数达到4.920亿,比上一季度增长2.2%。
- “QQ游戏”最高同时在线帐户数(仅包括小型休闲游戏)为680万,比上一季度增长6.3%。
- 互联网增值服务付费注册帐户数为6,570万,比上一季度下降2.4%。
- 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付费注册帐户数为2,460万,比上一季度下降2.8%。
腾讯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微博)表示:“第四季度的美满业绩,为2010年划下一个亮丽有力的总结。过去一年,通过利用我们的平台优势并专注于用户体验,各项主要业务领域都取得了稳固的运营和财务业绩。随着互联网应用持续多元化,我们相信开放共赢、拥抱产业链将是长期成功的关键;所以,我们开展了全面的开放平台战略,涵盖至QQ、QQ空间、微博和财付通等各平台。我们还成立了人民币50亿元的腾讯产业共赢基金,为互联网行业的创新公司提供资本支持。”
“另外,腾讯将积极拥抱未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投资周期。除了持续投资现有业务,我们还将在一些新的战略领域,如微博、电子商务、搜索及网络安全进行大量资本投入。尽管这些投资会加大支出和不能即时获取回报,但我们认为这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尤关重要。通过开放平台战略以及对各平台的投资,我们期求有助建立一个更健康的互联网行业生态系统,为我们的用户和合作伙伴提供更高的价值,并在长远的未来让公司受益。”马化腾补充道。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