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打造价值增长新引擎 太保寿险谋划“二次转型”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1日

    作为上海的“金融名片”,中国太保在上一轮“转型1.0”中勾勒出了一条涅槃重生的发展曲线。尤其是中国太保寿险脱胎换骨——以壮士断腕般的果敢与坚守,最终换来地位与效益的双丰收,成为同业新的一个风向标。
 
    在集团开启“转型2.0”的大背景下,中国太保寿险又提出了“二次转型”。中国太保寿险总经理潘艳红在近日接受上证报专访时首度披露了“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新战略,即以健康、养老作为突破口,构建“保险+健康+养老”生态圈,点燃价值持续增长的新引擎。
 
    从“加减法”到“乘除法”
 
    基于对行业规律的把握和对市场形势的预判,太保寿险深知,行业发展的底层逻辑正悄然生变。随着国内人口红利衰减,寿险行业人力发展明显放缓,营销员专业技能不足、收入水平不高、增员难及留存等问题凸显,传统大进大出的粗放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新一轮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在诠释前后两轮转型的区别时,潘艳红用了“加减乘除”来形象概括。
 
    她说,“转型1.0”做的是“加减法”。“加”是指加快个险渠道发展,“减”是指减少银保渠道低价值业务的规模。
 
    “转型2.0”是“转型1.0”的延续和升华,做的是“乘除法”。“乘”是指通过“三个聚焦”(聚焦价值、聚焦队伍、聚焦赋能),改变队伍内质,提升队伍能级,形成杠杆效应,撬动发展动能的转换;“除”是指打破惯性思维,破除路径依赖,凝心聚力苦练内功。
 
    这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潘艳红说,这一轮转型中,太保寿险着力打造一体化的客户产品渠道、平台化的组织形态、智慧化运营模式的新商业模式,成为其加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砝码。
 
    “通过这一新商业模式,我们将加快打造三大新动能。”潘艳红介绍说,一是推动营销队伍结构升级,实施队伍分层分类画像与精细管理,推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二是以客户生态圈建设促进服务增值,打造“保险+健康+养老”生态圈,协同保险主业,探索新增长点;三是强化全流程科技赋能,以新技术为驱动,全面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和营运效能。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太保寿险持续转型背后的动因,源于客户需求端的改变。随着老龄化进程不断加深,客户已不再满足于单一的保险产品,而是希望获得产品服务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新冠疫情的发生,加速了这一转变进程。同时,低利率市场环境下,保险公司利差空间持续收窄,传统寿险业态动力减弱,行业“第一增长曲线”边际效益递减,亟待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突破口正是老龄化进程中催生出的健康和养老市场,太保寿险将打造“保险+管理式医疗+健康服务”,构建“保险+健康+养老”的服务生态圈。
 
    据潘艳红介绍,在具体布局上,一是积极布局“太保家园”养老社区,二是积极布局医疗健康产业,三是构建“线上+线下”健康管理服务闭环。为了更好地推进健康养老产业的专业化建设,太保寿险还成立了两家专业子公司——太平洋养老投资和太平洋医疗健康,分别负责养老、健康专业领域的资源整合和服务能力输出。
 
    据潘艳红介绍,目前太保在成都、大理、杭州、厦门的养老社区项目已经落地,上海、南京、武汉等若干意向性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已落地项目的建设开发有序进行。截至目前,太保发放的养老社区入住资格近1万份,促销保单首期保费近36亿元,总应缴保费超过190亿元,养老对保险主业的协同促进作用非常明显。
 
    相较于同业在医疗、健康、养老、护理甚至药品、医疗器械方面的广泛尝试,太保寿险聚焦于保险主业的扩展延伸,以“保险+管理式医疗+健康服务”为主要路径,构建全方位、全场景、全覆盖的保险服务生态圈。
 
    潘艳红说,这种模式将更有利于实现保险和服务的协同发展和良性互动,真正建立有机的生态闭环。通过布局健康养老,保险公司还能实现传统“三差”之外的多元化利源结构,即提升主动风险管理水平,改变风险发生的概率,扩大“死差”和“费差”收益,减少在低利率环境下对于获取“利差”收益的依赖。

分享: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2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