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金融 >> 正文内容

科创板半年:一支亮点频频的“改革交响曲”

来源:证券日报网    作者:朱宝琛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21日

    2020年1月21日,科创板开市已届满半年。半年来,这一增量平台聚集了一批硬核科技创新企业,二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随着新证券法正式颁布,这一市场将继续承担服务创新驱动和制度变革的重任。
 
    日前召开的2020年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提出,努力办好科创板,支持和鼓励更多“硬科技”企业上市。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界人士表示,科创板建立后,资本和技术的转化通道进一步疏通,全社会科创投资链条得到完善。
 
    自习近平主席于2018年11月5日宣布在上海设立科创板并实施注册制以来,证券日报闻令而动,积极发挥专业财经媒体的作用,迅速展开科创板建设报道工作。
 
    围绕“硬科技”这个核心话题,《证券日报》推出多篇重点报道,比如,对“硬科技”理念提出者——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米磊进行专访。1月16日,《人民日报》也刊发了米磊的《打造更多“硬科技”企业》。米磊在文章中说,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首先要看企业是否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是否拥有或正在攻关关键核心技术。
 
    在科创板推进过程中,各地在支持“硬科技”发展方面拿出了一系列举措。《证券日报》以北京、上海、深圳、西安、宁波五地为样本,采访报道了他们积极布局硬科技产业的成果和下一步打算。
 
    科创板的中签率、市盈率、超募、弃购、跟投制度等,都是业界较为关注的焦点。从半年来的情况看,这些问题也一一得到破解。比如,从市盈率角度看,科创大部分公司在上市之后经历了估值回归;在银河证券之后,亦有多家私募的账户因为弃购被限制“打新”。
 
    《证券日报》亦对这些问题,邀请业界专家进行深入解读。比如,目前的市盈率的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改革的结果,随着科创板上市企业的不断增多,炒作投机的溢价会逐步消失,市盈率会经历一个回归基本面的过程;弃购以后会常态化出现,对于过于频繁弃购的机构投资者,应该承担一定的违约责任;“超募”是一个伪命题,无论是超募还是少募,都是市场化定价机制走向成熟的必然过程。
 
    半年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截止到2020年1月17日,科创板共有上市公司74家,总市值11213.28亿元。
 
    科创板也一度面临上市节奏快与慢的舆论拷问。对此,我们及时采访,揭示科创板上市审核的程序和规律,得出的结论是:节奏是市场的选择,而不是审核决定的;企业能否登陆科创板,科创属性很关键;审核通过率较高,并不是上市委“放水”,他们的“把关和监督”作用会持续发挥。
 
    事实上,这一观察结论在后续的审核过程中,持续得到了印证。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2020年1月19日,有3家企业处于暂缓审议状态,3家上会被否。
 
    通过对3家被否的企业进行梳理,记者注意到,它们存在一个共性,即不符合《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第五条有关信息披露的要求。业内人士强调,严苛的信息披露规则要求企业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切勿“带病申报”、粉饰业绩。
 
    1月20日,A股首家“同股不同权”企业优刻得正式登陆科创板;与此同时,首家未盈利企业泽璟制药也上市在即。这进一步彰显了科创板的包容性特征。
 
    优刻得总裁季昕华表示,不少同类型的企业都在关注着优刻得的上市进程。他预计,随着优刻得成功上市,将会有一批“同股不同权”的科创企业开始申请登陆科创板。
 
    经过半年的运行,业界人士也充分认识到,作为一个创新板块和包容性很强的板块,其蕴含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对此,在科创板设立前和开市后,证监会、上交所等监管机构也不断提醒。《证券日报》针对市场风险问题亦多次发声,投资者要理性参与。比如,在为科创板交易首日“画像”的专题报道中,我们提醒投资者,参与科创板交易的投资者,一定要熟悉掌握科创板的各项制度,秉承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强化风险意识,理性参与科创板投资交易。
 
    规则与冒险,包容与挑战,总是并存的。科创板的发展必然是矛盾统一的过程。按照新证券法的要求,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持续推进科创板规范、透明、开放发展,以科创板引领全市场改革,增强全市场的活力和韧性,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目标也是每一天的工作。科创板建设是一个“进行时”,也是各方协力改革的一支“交响曲”。证券日报将继续与科创板同行。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网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