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1日
本报讯(记者郑荣林实习生张力)最近,我省多个部门联手,走企业、下车间,打击我省出口企业对非洲出口假冒伪劣产品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3月10日,记者从省商务厅了解到,通过长时间的调查,尚未发现我省企业存在较严重的向非洲出口假冒伪劣商品案件,希望借此次专项整治,加快我省出口结构转型升级,让“江西制造”能早日叫响非洲市场。
去年,我省出口出现爆发式增长,出口总额达到134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82%,增速创历史最高水平,拥有庞大消费市场的非洲逐渐成了我省企业关注的焦点区域。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处处长朱元发说,尽管目前我省对非洲出口量不大,去年出口额还不足10亿美元,但是增速非常快,非洲已成为我省企业重点开发的新兴市场。今年我省将组团参加多个在非洲国家举办的展览会,帮助我省拓展非洲市场。
要大举开拓非洲市场,还需要叫响一个物美价美的“江西制造”品牌。为此,我省商务、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公安等多部门联手,全面调查我省企业对非洲出口假冒伪劣商品。结果是喜忧参半:我省没有发现较严重对非洲出口假冒伪劣商品的案件,但是,出口产品档次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朱元发告诉记者,目前我省出口非洲市场主要以小家电、汽车和服装等产品为主。尽管这两年出口产品的档次有所上升,但依然存在“低质低价”、“重量轻质”等问题,这迫切需要引导企业加快出口产品的转型升级。
据了解,商务部门以广交会参展企业为基础,在相关政府网站以及阿里巴巴等部分专业国际贸易交易网站上推荐一批对非洲出口优质企业,公布其名称、主要经营商品、联系方式等信息,鼓励和引导非洲进口商与这些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同时,设置举报电话,对被举报并经证实存在制假售假行为的企业,将取消其被推荐资格和境内外重点展会的参展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