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张沛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16日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1月1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发展改革部门将落实各项任务,保持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据介绍,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发改委将着力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着力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统筹推进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比如,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抓紧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加快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政策体系。
突出两个关键词
加大投资力度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这需要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
“发挥好投资关键作用,重点是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围绕‘建设、改造’两个关键词加大投资力度。”连维良说。
《金融时报》记者获悉,“建设”将突出五个方面:一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建设,加快5G商用步伐;二是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市政、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脱贫攻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强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强民生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力度,尤其是补上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等方面的短板;五是加强生态环保和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改造”则聚焦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加大投资力度将采取哪些措施?连维良表示,国家发改委主要在投资环境、项目推进和资金保障三个方面下工夫。第一,在改善投资环境上下工夫,深化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大幅度压减项目审批时间,在16个地区开展试点基础上,推动在全国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一半。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以外和清单许可领域。在22个城市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国大中城市、国家级新区全面开展营商环境试评价。
第二,在项目推进上下工夫,争取在一季度预下达大部分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推进在建项目加快实施,加快开工已纳入规划的重大项目,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提高项目储备数量和质量,按照近期、中期、长期储备一批补短板重大项目。
第三,在资金保障上下工夫,加快发行和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在建工程及补短板重大项目建设。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市场化运作的盈利模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更加有效地吸引外商投资。
围绕八字方针
落实经济体制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9年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连维良对此指出,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落地落实。
围绕“巩固”,突出“四个深化”。即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更加有效地补短板;深化价格改革,更加有效地降成本;深化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更加有效地去产能;深化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制度改革,更加有效地去杠杆。
围绕“增强”,突出“五个加大”。一是加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在前三批50家试点的基础上,出台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快推出第四批、100家以上混改试点。二是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制定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三是加大产权保护改革力度,继续推动甄别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推动解决一批因政府失信导致民营企业产权受到侵害的问题。四是加大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力度,出台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规范化机制。五是加大营商环境优化力度,全面推开大中城市和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价。
围绕“提升”,突出“三个推进”。一是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制定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扩大优质要素供给。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再选择一批经营性行业全面放开发用电计划,大幅提高市场化交易比重。推进石油天然气管网体制改革,实现上游资源类企业公平接入,下游用户公平享有。二是推进创新创业相关体制改革,研究提出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三是推进服务业改革,深入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更大力度放宽服务业准入。
围绕“畅通”,突出“三个打通”。具体包括打通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良性循环,打通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良性循环,打通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