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金融 >> 正文内容

六路大军挥师2019
——市金融工作局6科室工作演讲汇报会纪实(六)

来源:赣州金融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7日

    发展规划科科长梁启盛演讲汇报
 
市金融工作局驻会昌县坳背村扶贫工作队
   
    驻村扶贫工作队:我们仨是市金融工作局的扶贫尖兵,左邻右舍叫我们队长为“梁书记”。我们队长今年34岁,连续驻村三年,推迟婚期,真的“不脱贫不脱单”。
 
发展规划科科长、会昌县坳背村第一书记、驻坳背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梁启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2016年以来,本人受局党组指派,常驻会昌县麻州镇坳背村从事定点扶贫帮扶工作,现兼任坳背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下面我代表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向大会汇报精准扶贫定点帮扶工作。
 
坳背村精准扶贫作战图
 
    一、扶贫帮扶力度空前
 
    定点帮扶工作得到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科室、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在扶贫帮扶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明确了相关工作纪律和要求,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纪律、后勤保障和资源支持。
 
局领导在工作队驻地与村民“夜话扶贫”
 
    (一)组织保障有力。先后出台了2018年服务坳背村脱贫攻坚摘帽工作计划、产业发展规划、入户走访帮扶安排、“机关干部下基层,连心连情促脱贫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了工作队和帮扶干部的工作职责、任务、纪律和考核办法。扶贫工作队力量不断加强,工作队员由2016年和2017年的1人增加到今年上半年的2人,下半年再增加到3人。局里超额安排了第一书记扶贫工作经费,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制度、纪律和资源保障。
 
    (二)工作队驻村扎实。工作队常年租住在坳背村溪口组的贫困户曾永祥家里,是全镇16个村唯一常驻在贫困户家里的工作队。
 
村民在工作队驻地夜话产业发展
 
    工作队驻地集住宿、办公、“便民服务”、“村民议事”、“夜话扶贫”等功能于一体,是贫困户平时办理事情、反映意见建议和晚上商议事务、交流感情的重要场所,成为了坳背村的第二个村部。
 
召开贫困户再识别再认定会议
 
    在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的大形势下,工作队的同志立足职责、坚守岗位,默默坚持长期吃住在村里,主动放弃了很多休息时间和年休假,今年工作队队员全员放弃了休年休假。我本人从2016年驻村以来连续三年放弃了年休假,今年连续驻村时间最长达到了45天。
 
    (三)帮扶投入力度空前。2015年底一次性投入资金27万,2016年和2017年持续投入资金14万。2018年,在坳背村实施了两个“65万工程”,合计投入130余万元资金和项目。
 
深圳互金协会及其会员单位向坳背村进行第一批扶贫捐赠
 
    一方面,通过单位拨款和发动建设银行、珠海金控、深圳互金协会、北京银泰集团、平安养老等企业捐赠,筹集65万元精准扶贫资金,投入扶贫物资折价10余万元。
 
向深圳互金协会介绍我们的脱贫攻坚事业、争取扶贫支持
 
    其中建设银行捐款6万元、珠海金融控股集团捐款3万元、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携会员单位捐款12余万元、北京银泰公益基金会捐款39.05万元、赣州保险行业协会和平安养老公司分别捐赠物资折价2万多元;另一方面,争取农口系统65万元资金实施了5个扶贫项目。
 
    二、整村脱贫攻坚目标顺利完成  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
 
    经过三年多努力,坳背村整村脱贫攻坚指标超额完成,今年11月以满分成绩完成县级组织的贫困村退出验收。2016年至2018年合计投入895余万元实施了51个扶贫项目,力度超历史上前十年的总和。
 
硬化通组道路、新建水利设施
 
    通组道路全面硬化到位,通户路硬化率超98%,通组、通户道路硬化里程超10公里;新建了一大批水圳、灌溉水渠等水利和桥梁设施,新建了村卫生计生室和文化活动场所,全村农户均住上了安全砖混房,对贫困户房前屋后的檐廊、排水沟、余坪等进行了安全硬化,自来水和卫生厕所实现整村全覆盖,制约坳背村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瓶颈全面破解。
 
村庄环境整治
 
    村庄整治和“五净一规范”工作稳步推进,组织了不少于100人次和机械设备对断壁残垣、危旧危险建筑、道路沿线、村民集聚区等进行了全面的环境整治,组织妇女小组长每月开展不少于5天的环境卫生和“五净一规范”整治工作,村容村貌彻底改观。
 
    三、扶贫政策全面落实,贫困户稳步脱贫
 
    一是十大扶贫工程政策全面落地。
 
贫困户修缮住房、安装自来水
 
    全村新建保障房7套,彻底消灭了贫困户住土坯房现象,空心房、危旧土坯房全面拆除。全面消除了义务教育辍学现象,贫困在校生教育补助全面到位。健康医疗“四套保障线”全面落实,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高达90%,慢性病门诊报账比例稳步提高,基本消除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开发落实公益性岗位10个,90余名贫困人口在外务工并获得了务工交通补贴。高职教育和家政、电商、驾驶等就业技能培训既“雨露计划”补助全部到位。水产、鸡鸭、蜂蜜、蔬菜、西瓜、果业、白莲等种养产业补贴按产到户,五保、低保等兜底保障措施及时到位。
 
上户宣传、落实精准扶贫政策
 
    二是不断优化政策享受,营造公平公正环境。根据贫困户和村民实际需要,实行能进能出的原则,动态调整低保享受名单和公益性岗位名单。
 
    三是不断改善村民生活生产环境。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为家庭场景差、生产生活条件差的贫困户赠送了一批衣柜、灶台、电视和信号接收器等,组织妇女小组长引导村民做“五净一规范”工作。
 
    四、做好各项内业工作
 
工作队加班核实扶贫信息材料
 
    规范做好扶贫档案“五个一”管理:一室(精准扶贫工作室)、一橱(贫困户信息资料厨)、一袋(精准扶贫脱贫档案袋)、一牌(贫困户脱贫公示牌)、一卡(贫困户信息工作卡),新建和完善村级档案资料、贫困户“一户一档”资料和贫困户家中档案资料。
 
发放合作社股金证、核实政策到位情况
 
    重点做好一本通和收入明白卡填写、国办扶贫系统信息录入等工作,及时完善上报各类表册、表格等内业资料,全力做好脱贫攻坚的各项基础性资料,为识别精准、脱贫措施精准、政策落实精准、项目安排精准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2019年工作规划
 
    2019年是坳背村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是中央和省委检验脱贫攻坚成效之年,事关脱贫攻坚成败。
 
上户核实贫困户情况
 
    (一)进一步提升“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工作水平。尤其要强化一层砖混房户的改造维修工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完善好贫困户和其他农户的家庭场景,完善提升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贫困户脱贫质量。
 
上户宣传扶贫政策、慰问贫困户
 
    (二)进一步查缺补漏,提升扶贫工作质量。一是提高佐证质量。根据不同需要和要求,完善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尤其是十三类重点人员)的佐证材料,提升佐证的可信度和完善度。二是完善各类表格表册资料。确保做到村情、组情、户情、民情精准,数据精准、政策到位精准。
 
帮扶干部家属陪同上户走访
 
    三是着力提高引导和访谈能力。通过各种方式,做好引导员的培训和培养工作,着力提高引导员能力和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镇村干部、扶贫工作队、帮扶干部等服务脱贫攻坚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加大村庄整治工作力度。着力改善村容村貌,打造整洁、舒适、宜居的村庄环境,提升贫困户“五净一规范”水平,进一步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
 
召开以“感恩教育.自信自强”为主题的贫困户户长会
 
    ()只争朝夕,提高驻村扶贫工作紧迫感。以争分夺秒的工作紧迫感,进一步做实做细扶贫工作,进一步做好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扶志等思想工作,增强贫困群众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拉近与群众的感情,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全面提高“三率一度”水平。
 
    六、几点扶贫工作感悟
 
    本人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也曾经在乡镇基层工作过五周年。如今驻村定点扶贫也有三周年,借这次机会,有些小感悟和大家分享一下。
 
坳背村扶贫演出后合影留念
 
    (一)沉的下心、适应得了“不适应”
 
    驻村扶贫工作需要整日整日的与贫困户和村民打交道,过的是雨里来风里去和东一餐西一餐的生活,长时间远离家庭、远离原单位、远离城市,加上语言、沟通、思维、生活习惯、习俗等方面的障碍,难免有疲惫感、厌倦感和不适应感,难免会有些抱怨。
 
慰问受伤住院贫困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及时适应艰苦的长期驻村生活,认清职责、立足岗位、摆正位置、放下身段,不忘初心、沉下身子,少些负面情绪、少些矫情、少些抱怨,尊重习俗、尊重群众,自觉融入农村和群众,增加“代入”感、“纳入”感和身份认同感,才能融入群众,为群众所接受。
 
下田帮助贫困户摘菜、挑菜
 
   (二)用得下情,交的了朋友
 
召开溪口村民小组户长会征求意见建议
 
    抛弃施舍、怜悯、高高在上的感觉,消除“有色眼睛”看人,给予村民和贫困户充分的尊重、信任,用正常心、平等心与群众交朋友,用真情实感与群众交朋友,深刻体会群众的喜怒哀乐和所好、所恶。
 
与其他村第一书记交流驻村扶贫工作
 
    驻村扶贫工作,既要与贫困户和其他村民交朋友,也要与其他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村干部交朋友,吸收、学习他们有益的工作经验和方法。三年来,我深切的感受到坳背村群众对我的关心关爱之情,有事情愿意当老朋友一样和我讲,节日里怕我们不开伙食,还惦记着叫我到家里吃饭。
 
    (三)扛得住压力、受得了委屈
 
接受上级部门扶贫工作督查
 
    常驻干部常年累月吃住在村,甚至整月不能回家,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存在较大的压力,不可避免的出现孤寂、孤独、抑郁等感觉。同时,还要处理大量的文字材料,应对各种会议和检查,协调和沟通与当地政府、各部门、各方干部和群众等的关系,也要面对来自于家庭和亲人的难以理解,有时候免不了有一些不理解和不配合,压力是巨大的,委屈是难免的。只有扛住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压力、忍受大大小小的“委屈”,才能顺利的开展好驻村扶贫工作。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请各位领导和同事批评指正。
 
    谢谢!

分享:

来源:赣州金融网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