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产业公司 >> 正文内容

ofo站在十字路口:国际战线持续收缩 寻觅接盘侠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10日

    21世纪经济报道 杨清清 北京报道
 
  ofo在韩国的运营也将暂停了。
 
  8月8日,据韩国媒体报道,中国共享单车公司ofo正准备退出韩国市场,将重心转至国内。消息人士称,ofo最近开始准备暂停在韩国的运营;作为全面裁员的一部分,大部分韩国市场雇员已经被“停职”。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ofo的亚洲业务“瘦身”计划并不包括韩国。据媒体报道,由于资金紧张,ofo计划将中国以外的亚洲业务“瘦身”,把重点放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香港四个地区。此次被曝退出韩国市场,也就意味着,ofo的国际战线正在进一步收缩。
 
  今年7月初,ofo宣布停止其在以色列和中东地区的业务运营。7月11日,ofo宣布将在两个月的时间内结束在印度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业务。7月中旬,ofo被曝将退出在澳大利亚入驻的两个城市悉尼和阿德莱德,正着手关停澳大利亚业务。此外,包括美国、德国等地,ofo相关业务也在陆续中止。
 
  国际战线持续撤退,最大的原因莫过于资金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早在今年4月,ofo就已经在与收购方进行接洽,“但价格一直没谈拢,所以业务也趋于停滞”,接近ofo内部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ofo现在自身也在寻求造血功能”。
 
  海外收缩
 
  2016年12月23日,ofo正式对外发布全球战略,宣布将在硅谷、伦敦等地开启城市服务试运营。这被业内视为中国共享单车企业出征海外市场的首次尝试。
 
  与之相对应的,2017年可谓ofo的出海年。当年6月,公开资料显示,ofo已在中国、美国、英国、新加坡、哈萨克斯坦5个国家的多个城市进行单车投放,连接车辆超过600万辆,用户累计骑行达10亿次。彼时,ofo抛出了一个“20国计划”,即计划2017年年底覆盖全球20个国家。
 
  2017年下半年,ofo的出海步伐进一步提速。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7月,ofo进军泰国;8月ofo进入马来西亚、日本、奥地利;9月,ofo在一天之内登陆包括捷克、意大利、俄罗斯、荷兰4个国家;10月,ofo进入西班牙、葡萄牙、以色列、澳大利亚;11月,ofo杀入印度和匈牙利;12月初,ofo进军法国,完成了“20国计划”。
 
  但2018年,ofo的出海步伐明显慢了下来,仅1月宣布进入韩国便再无消息更新。直到最近,ofo被曝陆续退出部分海外国家市场。
 
  海外市场节节败退,国内市场方面,ofo同样不容乐观。根据易观国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ofo活跃人数为2913.2万,相较去年同期下滑28.48%。
 
  与此同时,与ofo相关的投诉量则在攀升。根据聚投诉平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供的数据,从今年1月至今,该平台累计受理针对ofo有效投诉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4%。
 
  无论是海外收缩还是用户月活下降,根本原因在于ofo的“内功”。“下半年共享单车行业仍未洗牌完毕,但随着政府监管的进一步加深,产业整体慢下来的大趋势将更加考验头部项目的内功,即运营能力和融资能力,”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艳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共享单车将进入产业洗牌的末期。”
 
  十字路口
 
  ofo又何尝不知修炼“内功”的重要性。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自ofo内部匿名人士了解到,与去年大阔步迈向海外所区别的是,ofo今年年初设定的目标是进行精细化运营,其中包括改善用户骑行体验、降低单车损坏率、解决城市停车乱象、降低运营成本等问题。
 
  ofo确实也在进行努力。今年6月,ofo宣布上线新的信用积分体系,通过自有数据建立用户信用考评机制,用户一旦发生不文明行为(如破坏车辆、上私锁、交通违法等)将扣分甚至扣费,信用较高的用户则有望减免押金。
 
  7月,ofo在部分城市推出违规停放单车的罚款功能,用户若将单车停靠在运营区域之外,会按照每次5元进行扣费。48小时内用户将任何一辆单车从运营区域外骑到运营区域内,则会补偿5元。
 
  但与运营管理本身相比,对于ofo而言更为致命的问题在于钱。去年年底至今,ofo已深陷资金链掣肘的各种传闻中。1月12日,ofo被曝公司账户上可用资金仅剩不到6亿元人民币,现金仅能支撑一个月。同时,爆料称ofo仍欠供应商约25亿元人民币,亏空押金总额约30亿。此后,ofo选择通过动产抵押的方式,向阿里巴巴借到一笔共计17.66亿元的资金。
 
  存在资金压力的并非仅是ofo,作为ofo的主要竞争对手,摩拜也曾有过类似传闻。区别在于,摩拜已经抱上了“大腿”。今年4月,ofo的主要竞争对手摩拜被餐饮服务巨头美团点评以37亿美元的总价(包括债务)全资收购。7月,摩拜宣布开启全国无门槛免押金服务,已缴纳押金的老用户可随时申请退押金。ofo则在6月取消了与芝麻信用的“免押”合作。
 
  同时,ofo屡次传出被收购的消息,ofo则频频辟谣。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接近ofo方面人士了解到,ofo确实在寻找“接盘侠”。早自今年4月,ofo便已在与收购方洽谈收购事宜,当时的谈判对象包括阿里巴巴和滴滴。但直到如今,ofo的收购事宜仍无消息,该人士表示“价格谈不拢”。
 
  5月,ofo创始人戴威发起名为“胜利”(Victory)的项目,力图使ofo转向盈利。随后,ofo开启了诸多商业化尝试,包括车身商业化广告、APP开屏广告等。资金压力下,ofo也在努力实现“造血”。但前述人士透露,ofo内部业务在趋于停滞。
 
  “跳开产业本身来看ofo,它实际上是希望借助于共享单车这样一个高频入口,切入到更为广阔的O2O服务中,这样的逻辑本身无可厚非。”李艳芳表示,“但活得过寒冬才能迎来春天,当务之急还是勤修内功、穿破乌云。”
 
  但留给ofo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分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