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大余:章江源头探新绿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04日

章江源头美如画。
清明前夕采茶忙。
 
    □李斐 吴寿生 叶际江 记者曹建林 文/图
 
  清波荡漾、绿树环绕、鸟语花香……初春时节,走马大余,放眼望去,一幅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尽收眼底。大余县地处南岭五岭之首、大庾岭的北麓,是江西五河源头——赣江(章江)源头保护区。近年来,该县立足打造“丝路明珠、生态大余”定位,从生态文明体制着手,健全生态保护治理模式,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三赢”的发展新路。
 
  A 齐心协力护生态
 
  “以前村里河流旁,虽有禁止采挖砂石、倾倒垃圾等告示牌,但实际生态保护工作很难到位。现在好了,我们将生态理念写进村规民约,引导全村人都参与进来,如今,村里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近日,大余县池江镇卢屋村党支部书记卢建平说。
 
  近年来,大余县将生态文明目标体系纳入“十三五”规划纲要,在全市率先编制《大余县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规划》,先后出台了系列文件,建立生态文明建设“一把手”负责制,积极发挥县委牵头抓总、县人大常委会加强监督、县政府抓好实施、县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积极建言献策的重要作用,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发力保护生态。将生态保护责任落实到人,实施与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相挂钩的领导干部约谈制度,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让良好生态得到全方位呵护。
 
  该县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有益实践转化为制度成果,制定环境保护、水利、林业等一系列中长期绿色规划,实施绿色生态农业补贴、“三净”工程、排污企业专项整治等多项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措施。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制定生态环境责任追究等考评制度,形成了源头控制、过程监管、后果严惩的制度框架。建立考评问责体系,将生态环保纳入乡镇、部门年度科学发展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邀请在校学生、环保组织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开展生态保护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多方共建的生态保护新格局。
 
  建立主体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不符合规定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全县共拒绝、劝退污染项目300余个。加大生态执法力度,成立生态综合执法局,建立了与公安、检察院、法院联动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的机制,全县受理审查起诉盗伐、滥伐林木、非法采矿等生态检察案件14件。加大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设立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红线,停止拍卖河砂并禁止河道采砂,还章江一江清水。
 
  B 创新举措优环境
 
  以点带面打造连片绿色矿区,对工矿废弃地、废弃尾矿库进行植被恢复和造林建设,在大余县漂塘钨矿,昔日的露天采坑和堆放废矿渣石的荒坡早已不见,满目翠绿的草地和林地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为营造天蓝、水净、地绿的城乡环境,大余县加强污染防控治理,整治排污企业108家,取缔无证无照企业41家,沿章江河一公里范围内的排污企业全部搬迁入园。整治建筑扬尘,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完成淘汰黄标车、老旧车任务。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全面完成了畜禽养殖“三区”划定及地理标注,关停、拆除养殖场633家。此外,该县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城乡面貌提升工程,完成145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首创理事会制、组长制、路长制、党员包干制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治理,城乡面貌得到很大改善。
 
  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大余县积极构筑绿色屏障,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1.85万亩、人工造林2.6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义务植树1200余亩。推进山水林田湖试点示范,成功争取并推进了西华山钨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南安镇新华村滴水垅废弃稀土矿山治理项目、低质低效林改造项目3个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快实施生态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8平方公里。大余先后获评“中国宜居乡村典范县”“江西生态文明十佳示范县”“第三批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省级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C 驰而不息促增收
 
  大余县章源竹木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接,把3D打印技术应用在木塑复合材料的生产中;鑫盛钨品有限公司与中南大学对接,组建成立了“钨资源高效绿色利用研发中心”;江西云锂新材料、德泰新锂业等一批新能源动力电池企业,通过升级磷酸铁锂及碳酸锂正极材料生产线,重点发展碳酸锂、磷酸铁锂等新能源产品……近年来,大余县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生态文明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做好生态产业发展“加减法”。一方面,该县不断培育经济新动能,引导十余家企业与国内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0%,引进培育云锂新材料、珠海科立鑫、广州天赐等一批新能源材料项目,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另一方面,在传统动能改造上做“减法”,关闭小矿山11座,非煤矿山数量减少了25%,一改过去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两张皮”现象。
 
  旅游产业,是大余县生态产业发展的另一张金字招牌。该县充分利用丫山运动休闲小镇获批赣州市唯一的首批国家级运动休闲小镇,西华山矿山公园被授予国家矿山公园资格,西华山钨矿入选第一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等契机,精心打造一批休闲养生、民俗文化、果蔬采摘、爱国主义教育等特色旅游产品,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同时,积极探索“生态+公益性岗位”扶贫模式,200个山区农民转型为生态护林员和山区公路养路员,让百姓共享生态文明带来的“绿色福利”。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2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