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产业公司 >> 正文内容

中粮地产能否后来居上:重组方案落槌 营收同比降2成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02日

    酝酿8个月有余的中粮集团旗下地产业务板块重组终于有了进展。4月1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中粮地产拟以147.56亿元收购大悦城64.18%的股份,此后大悦城将成为中粮地产的控股子公司,中粮地产也将成为中粮集团内部地产业务整合平台。
 
  148亿元入主大悦城
 
  中粮地产公布的重组方案具体为,中粮地产拟以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向中粮集团(香港)购买明毅100%股权的重组方案,调整为中粮地产拟以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向明毅购买该公司持有的大悦城地产91.34亿股普通股股份,占大悦城地产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64.18%。经协商,此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交易对价暂定为147.56亿元,发行价格确定为6.89元/股。
 
  同时,中粮地产还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4.26亿元,不超过公司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大悦城地产普通股股份交易价格的100%。中粮地产表示,此次募集配套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目标公司项目建设。此次交易完成后,中粮地产将成为大悦城地产的实际控制人,这标志着中粮集团旗下的地产业务板块完成重组。
 
  地产营收同比降两成
 
  中粮集团旗下拥有两家地产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上市的中粮地产以住宅开发业务为主;港交所上市的大悦城地产专注于发展以大悦城为主的商业地产。而在中粮集团整体改革的背景下,地产业务板块的重组也早已被提上了日程。
 
  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行业地位提升”或是中粮地产业务板块重组的最迫切需求。在众多房企纷纷发力千亿规模之时,中粮地产的表现却并不十分出色。根据中粮地产发布的2017年年报数据,截至2017年末,中粮地产总资产为757.51亿元,营业收入为140.42亿元,同比下降22.1%,净利润为9.45亿元,同比上涨31.27%。
 
  绝大多数房企在2017年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时,中粮地产的营收却出现同比下滑两成,对此,中粮地产方面解释,这是因为公司可结转房屋销售面积减少,相应的结转收入有所减少所致。
 
  克而瑞数据也显示,2015-2017年,中粮地产分别实现销售金额215亿元、310亿元和386亿元,年度房企排名47位、51位和49位。在行业集中化程度不断提升、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下,中粮系地产业务无疑已经落后同行半个身位。
 
  合力后的突破口
 
  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规模增长成为共同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规模意味着品牌力、融资能力以及综合生存能力。根据2017年大悦城的全年业绩,该公司2017年全年营业总收入116.58亿元,同比增长37.1%;净利润11.53亿元,同比增长44.5%。从业务结构上看,物业销售收入及土地开发收入71.36亿元,占营收总额的61.2%。因此,此次重组带来的最直接变化就是,中粮地产的规模将借助大悦城实现提升。
 
  在规模扩大上,中粮地产也在释放积极的信号。例如,中粮地产2017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积极参与土地获取,通过公开市场招拍挂及股权收购,全年新增23个项目,计容建筑面积合计349.58万平方米;同时,中粮地产还申报了深圳宝安25区、深圳梅林工业区、深圳宝安区大洋工业统筹片区启动区等城市更新项目。
 
  此前,中粮地产曾表示,通过重组,中粮地产与大悦城地产将形成住宅、商业板块的优势互补。重组完成后,中粮地产与大悦城地产将打造为统一的房地产专业化平台,中粮地产的主营业务将注入新的商业地产元素,变成一家全业态地产公司。
 
  严跃进认为,此次重组对于中粮地产来说,确实有提升规模、补充业态的意义,这将会直接在未来的财报上得到体现。不过,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也表示:“中粮地产一向稳重的风格,整合之后,除了现有的持有型和销售型物业以外,中粮集团也应该为地产业务找到突破口,否则别人奔跑的速度不比中粮地产慢。”业内普遍认为,与主业农业的结合或许是中粮集团正在为地产业务寻找的突破口。
 
  北京商报记者 阿茹汗 实习生 荣蕾

分享:

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