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一泓清水贯溪谷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5日

 
  说到河长,相信大家不会陌生。在水利管理上,河长是指负责督办河流管理工作的人,一般由各级党政领导担任。可“溪长”你听说过吗?在定南县鹅公镇大风村就成立了“溪长制”。担任“溪长”的人名叫徐胜廷,家住大风村徐屋组。虽然这是一个自封的“官衔”,但徐胜廷用实际行动感染了大家。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并自发组建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共同守护好家乡的一泓清水。
 
  自封“溪长” 保护家乡水
 
  11月11日,记者走进定南县鹅公镇大风村徐屋组,看到村口几名妇女有说有笑在溪边的一块大石板上洗衣服,不远处七八个老人聚在溪边村口的小广场上晒太阳,一群调皮的小孩则手持小树枝,不时拍打水面与水中的小鱼嬉戏……
 
  “哇,这水真清呀!”看到穿村而过的溪水清澈见底,不时有鱼虾在游动,记者忍不住赞道。
 
  “现在是清,以前你可没看到,小溪两边丢满了垃圾,水看上去黑乎乎的。”村民徐先生说道。
 
  徐屋溪的“蜕变”,大风村村民都说最该感谢的人是徐胜廷。
 
  徐胜廷今年43岁,是深圳一家公司的老板,同时也是深圳公益联组织的一名爱心志愿者。因忙于公司事务,徐胜廷有多年没有回家。去年冬,徐胜廷回老家过春节,看到乡亲们陆续盖起了水泥楼房,开起了小轿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心里由衷感到高兴。可是,他发现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环保意识却没有跟上,总喜欢往徐屋溪里丢倒垃圾。因为倒的人多了,久而久之,小溪两侧囤积了大量垃圾,原本清澈的溪水变得浑浊,小鱼小虾也不见了。看到此景,徐胜廷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决定用自己的双手将小溪中的垃圾清理干净。
 
  大风村党支部书记卢炳荣说,那天是大年初一,徐胜廷冒着严寒下到脏水里,尽管身体周围都是垃圾,但他愣是没戴手套,把又脏又臭的垃圾捞起塞到编织袋里,丝毫不嫌脏。大过年的,村民们都沉浸在合家团圆、走亲访友的欢乐氛围中,看到徐胜廷在冰冷的溪水里清理垃圾,有人说他是神经病,还有人嘲笑他是为了出风头,想当好人。
 
  面对他人的风言冷语,徐胜廷没有在意,一连几天,他都在默默清理溪中的垃圾。也许是被徐胜廷的行为感动了,一些村民开始加入,5人、10人、30人……大年初八这天,70多名村民参与清理,徐屋溪一下沸腾了。清理队伍中有老人、妇女,还有小孩,有的是全家上阵。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众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徐屋溪囤积已久的垃圾终于被清理干净。可是,一个新的问题摆在徐胜廷的面前:如何让徐屋溪长期保持干净,不再遭受垃圾的侵蚀?徐胜廷便找到村干部商议,认为政府设立“河长制”来治理水环境,村里也可以设立“溪长制”。这一主意得到了村干部的赞同,徐胜廷主动请缨担当“溪长”。
 
  徐胜廷并非一时冲动,更不是为了过“官瘾”,他自知这个头衔虽不是政府组织任命,但同样重任在肩。为此,他自掏腰包购买了清理垃圾的相关设备,还自发成立了护溪志愿者队伍,村中的男女老少,人人都参与到保护河流环境的公益活动中来。
 
  “徐老板真是好样的,他为保护家乡水付出了很多心血,投资了不少钱,在他的带领下,现在村民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说起徐胜廷,卢炳荣竖起大拇指夸赞。
 
  设立“溪规” 护溪成常态
 
  在徐屋溪的路旁,记者看到每隔一段距离,就竖起一块“大风村流域境内全面禁止电鱼毒鱼,违者必究”“严禁往河道里丢倒垃圾,违者罚款”等告示牌,一个个新垃圾桶摆在溪边醒目位置,每天都有专职保洁员来清理。
 
  卢炳荣说,村里卫生公共设施的改善,还得感谢“溪长”徐胜廷的常抓不懈。今年以来,徐胜廷、徐寿平等乡贤自凑了两万多元经费,为村里捐赠了20个垃圾桶,修建起了垃圾池,还给徐屋溪投放了净化水质的鱼苗。
 
  为还大风村优美的生态环境,标本兼治地推进乡村环境的治理,徐胜廷发动大风村村民建立了一个名为“创建美好大风”的微信群。他们把热心公益的村民聚集起来,组织志愿者常态化开展护溪活动。节假日,村民们就会自发穿起志愿者服务的红马甲,给村里的小溪、小河巡逻,清理垃圾。同时还建立了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对村民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并每月给村里工作认真负责的保洁员额外奖励200元,以监督和奖励的做法引导村民保护环境。
 
  “现在村民已认可村里设立的‘溪规’,要让村庄的环境更好,我们还要继续发扬志愿服务的作用。”徐胜廷说,下一步,他们商议在徐屋溪两岸种上柳树,同时在村里逐步倡导垃圾分类,设立废旧电池回收箱,让大风村不但水清,还要景美。
 
  “保护好家乡水,除了靠大家一起行动,还要教育好下一代人,不要乱丢垃圾,从小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好习惯。” 大风村村民徐东明说,在今年初清理河道垃圾的志愿者活动中,他除了全家出动参与外,还赞助了100多个编织袋。
 
  往日,“垃圾倒水中,等着水来冲”是村民较为常见的一种陋习。如今,这一现象已不复存在,走进大风村徐屋组,说“人人全是保洁员,个个都是监督员”一点也不为过。要是发现有人乱丢垃圾,马上就有村民上前制止。正因为有了全员环保意识的增强,徐屋溪由浊变清的“蜕变”就不奇怪了。
 
  爱护环境 养成好习惯
 
  记者沿着徐屋溪岸边往上游走,一路上,“哗啦啦”的流水声甚是清脆。驻足俯看溪水,一颗颗小螺吸附在水底的石块上,一群群小鱼在水中追逐游荡,一只只小虾在溪边的草丛里时隐时现……面对徐屋溪的变化,家住溪边的村民深有体会。
 
  “垃圾没清理前,徐屋溪脏得不成样,现在你看,溪水干净清澈,小鱼小虾又回来了。”今年50岁的大风村村民徐观有的家就溪边,他说,早年,徐屋溪的水一直很干净,小时候他和小伙伴们经常在水中抓鱼、玩水,家家户户都挑溪里的水喝。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乱倒现象十分常见,造成了徐屋溪变脏。现在,徐屋溪有了“溪长”,加上村民自发组成清理志愿者队伍,徐屋溪又恢复了往日的清澈。
 
  村民徐海舟的妻子,正月初八当天也参加了清理溪道的志愿活动,徐屋溪由浊变清,给她平时洗刷带来了很大方便。
 
  “徐屋溪的变清,看似只是一件乡村变美的普通事,其实却蕴含着整个村子的文明风气的转变。”定南县文明办工作人员缪运华说,通过村民自发地组织志愿者清理溪道,村民们从思想上养成了讲卫生、爱环境的好习惯。更可喜的是,大风村成立“溪长制”的做法,在定南县其他乡镇蔓延开来。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詹继成 特约记者叶兴华 记者余书福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