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产业公司 >> 正文内容

一代手机巨头HTC连亏9季投靠谷歌 卖专利使用权救命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2日

    ■本报记者 马 燕
 
  昨日,谷歌收购HTC手机业务的消息得到双方证实。
 
  根据 Google 与 HTC 双方发布的公告,Google 已经与 HTC达成价值11亿美元的正式协议。根据协议,HTC 的移动设备部门的部分成员将加入 Google 硬件部门;Google 也将通过这项协议获取 HTC 的部分非独家知识产权。而 HTC 将保留自家手机品牌和部分团队,并将继续推出新品。
 
  卖掉团队和专利使用权
 
  HTC换钱救命
 
  HTC认为,此次交易将强化HTC自有品牌智能手机业务,持续执行精简产品组合策略,也将进一步提升HTC营运效率与财务弹性,“HTC自有知识产权组合与世界级的人才组成无可比拟的价值链”,HTC将继续加大对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的投资。
 
  对谷歌方面,此次交易将强化其硬件策略,与HTC保持合作促进Pixel的持续发展,“通过软件、硬件及服务创造最佳的谷歌产品体验”。
 
  Pixel是谷歌与HTC合作生产的该公司第一款端到端的手机。
 
  HTC董事长王雪红表示,HTC一直以来都是谷歌在发展Android市场的最佳推手。这次和谷歌共同签订此协议,代表双方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再次迈出稳定的一大步,不仅为谷歌硬件业务注入强大的创新研发动能,也确保HTC在智能型手机和VIVE虚拟现实事业可持续创新。
 
  虽然官方表态中强调了合作的字眼,但HTC手机的日渐式微已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咨询公司尼尔森的相关报告,六年前HTC最为辉煌时曾经以21%的份额位居全球智能手机厂商第二名,仅次于市场份额为29%的苹果公司。
 
  而在2016年4月下旬开启的 HTC 10 国行版预售中,这款旗舰机型在天猫、京东等平台的预约量仅仅在100台左右;一年以后,有一款旗舰机型 HTC U11 上场,预约量仅为4万台。即便前后有 400 倍的距离,也无法掩盖 HTC 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甚至比不上其他手机厂商的零头这一事实。
 
  根据9月19日调研机构IDC最新发布的数据,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排名上,HTC已彻底跌出前十,市场份额仅有0.68%。
 
  由于整个公司对手机业务的严重依赖,HTC 整体财务状况也在手机市场的风云变幻中江河日下。
 
  HTC在今年8月份发布的2017年度Q2财报中,亏损了 19.5 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4.3 亿元),这已经是HTC连续第九个季度的亏损。有评论认为,以当下的市场和出货趋势来看,其Q3财报将继续亏损甚至有可能加大。
 
  在这种境况下,HTC 谋求出售部分业务来减少压力并不意外。。
 
  “HTC就是卖掉团队和专利使用权,换些钱救命。”IHS Technology中国研究总监王阳告诉《证券日报》记者,“HTC这个品牌没卖,它手上的专利也没卖,将来有可能再起来,但也很难了。”
 
  手机大势已去VR市场冷却
 
  HTC靠什么改写命运?
 
  实际上,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VR,HTC均是业内最早入局的企业之一,其也曾一度傲视全行业。2008年,国内手机市场还处在以诺基亚为首的功能机时代。此刻的HTC却已经开发了自己的安卓系统手机。作为安卓系统与苹果iOS系统对抗的代表,HTC在这一年推出了全球第一款搭载了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T-Mobile G1,也正是这款手机,将HTC推向了行业的巅峰。
 
  高速增长一直持续到2011年底。彼时,HTC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总量9.1%,销售量达到了4300万部左右。在美国市场上,HTC甚至超越了当时的手机巨头诺基亚。
 
  但从2011年开始,HTC在手机市场上开始遭遇来自苹果以及其他国产手机的围追堵截。可以说, HTC抓住了智能手机最早机会,一度成为安卓阵营的领头羊,但当手机市场全面打开,用户大规模上量的时候,HTC却遭遇了苹果、三星、小米这些公司的多维攻击。
 
  这两年,HTC的财报多以亏损为主,在手机落寞的前提下,HTC开始寻找其他出路。两年前,HTC董事长王雪红亲自担任操盘手,推出了VR产品HTC Vive,并兼任公司CEO,但王雪红其实也是在进行一场豪赌。目前,高端VR市场依然尚未成熟,市场年出货量仅为200万台,这一数字只是苹果iPhone销量的零头。
 
  “之前几年HTC赌VR,但这个市场现在已经冷却下来,短期给它的业务带不了多少业绩。”王阳称。
 
  靠此次交易获得的11亿美金或许能暂时续命,但在手机市场大势已去的HTC,靠什么改写命运,才是终极考题。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