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产业公司 >> 正文内容

北京现代紧急换帅:或与业绩有关 短期仍难扭转困局

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13日

    紧急换帅能否助北京现代走出困局?
 
  法治周末记者 马金顺
 
  “今年是北京现代成立15周年,同时也是北京现代15年来遭受最严重挑战的一年。”北京现代副总经理、销售本部副本部长吴周涛曾称。
 
  而最近发生的事情也正印证着吴周涛的说法。
 
  先是一周内接连两次被曝出工厂停产的消息,随后北京现代官方宣布已更换中国地区的业务负责人。
 
  此前,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对外宣布:自2017年9月4日起,现代汽车集团副社长谭道宏先生将接替张元新先生,正式出任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同时,原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发展规划本部本部长文成坤先生接替权赫东先生,担任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销售本部本部长。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发展规划本部本部长由现代汽车集团李光起先生接任。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9月4日,张元新担任北京现代总经理的时间尚不满一年。
 
  更换总经理或与业绩有关
 
  对于此次人事调整,北京现代只是称,新任总经理谭道宏先生,自1999年进入现代汽车后便聚焦中国市场,曾历任现代(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事业支援事业部部长等职。谭道宏先生多年在华任职,对中国市场比较熟悉,这将有助于谭道宏先生快速履新。
 
  但业内普遍认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更换中方一把手,主要与现代今年在华的业绩表现以及最近爆发的停产事件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10月7日,现代汽车集团调任海外营业本部长张元新就任北京现代汽车总经理,截至9月4日,张元新的任期还差3天才到11个月,打破了过去六年来北京现代总经理的在职时间普遍为1年两个月到1年四个月的规律。
 
  依据公开数据,今年1月至8月,北京现代累计销量为47.5万辆,同比下滑近三成,仅完成年初制定的全年125万辆销售目标的38%,据悉,此前北京现代也已将今年的销售目标调低至80万辆。
 
  对于今年市场表现不佳的原因,此前北京现代方面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解释称,在目前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影响下,中国乘用车市场整体增速放缓,北京现代销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同时,自主品牌的迅速崛起,也使北京现代遭受到来自自主品牌、豪华品牌以及竞品品牌的多重竞争压力。
 
  而在汽车市场专家颜景辉看来,以现代为代表的韩系车今年在华市场表现不乐观的主要原因还是产品力的问题,与其他一些合资品牌甚至自主品牌比如长城、吉利等相比,韩系车都没有表现出非常强劲的产品力。
 
  连续三月销量回暖
 
  此前北京现代方面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今年上半年的中国市场,以北京现代为代表的韩系车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但困难只是暂时的,每家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都会在不同发展时期遇到问题。下半年北京现代有应对变革与风险的足够勇气,而对未来趋势的把握和清晰的战略规划则给了北京现代足够的信心,北京现代有信心、有决心能够渡过难关,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北京现代官网信息也显示,在经历了上半年严峻挑战之后,北京现代通过一系列积极调整,在7月份迎来销量的大幅回暖,环比增幅达到42.7%,市场信心得到强力恢复。
 
  另外,根据北京现代公布的最新销量数据,其在8月份销量为60106辆,环比增长10%,这也是北京现代自6月份以来连续三个月实现环比正增长。
 
  具体车型中,新名图和全新途胜单月销量均过万,分别销售10076辆与10114辆,朗动、领动、全新悦动3款紧凑级车型销量突破两万辆,悦纳销量也超过7500辆。
 
  不过,在睿信咨询创始合伙人、执行董事付志勇看来,这样的数据并不能说明北京现代已经走出了销量下滑的窘境,因为六七八这三个月虽然北京现代销量环比回暖,但是同比下滑幅度还是挺大的。
 
  “北京现代短期内实现快速回升还是很困难的。”付志勇认为。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从现在的表现来看,北京现代要想完成80万辆的销量目标确实具备挑战性。接下来韩系车只有更多地引进韩国产品技术,更加重视中国市场,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能扭转困局。
 
  据悉,在今年的成都车展上,北京现代连发三款新品——全新索纳塔、新ix25、全新瑞纳,通过新产品的推出,进一步完善其产品矩阵,强化市场竞争力。

分享:

来源:法治周末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