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产业公司 >> 正文内容

广汽传祺车身断裂的秘密:对车身刚性配置重视不足

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13日

    车身断裂背后的秘密
 
  参与本次实验的奔驰GLA/GLC、宝马X1/X3、奥迪Q3/Q5、沃尔沃XC60,其后排地板均为凸起型,底盘均采用了“传动轴在上、排气管在下”的安全布局,而凯迪拉克XT5后排地板则为平整形
 
  法治周末记者 马金顺
 
  近日,在湖南郴州G107国道上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事故造成车内3名乘客当场死亡,驾驶员受伤,车辆首尾分离、断成两截,而该事故车辆正是广汽传祺的明星车型——GS4。
 
  由于车祸现场惨烈、车身损毁严重,一时间外界对广汽传祺甚至对自主品牌汽车的质量问题产生质疑。
 
  事故发生后,广汽传祺方面及时发布了关于该交通事故的情况说明:经过现场勘测,结合事发地点路人拍摄的视频和照片,初步判断是事故车辆高速侧撞水泥防护栏,巨大的撞击力导致事故车辆从右门槛底部位被切裂,车辆严重损毁。
 
  随后,当地警方也通报了有关该事故的调查情况:驾驶员经抽血检测后,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116.7mg/ml,属醉酒驾驶。
 
  其实车身断裂并非罕见。2005年1月杭州发生的本田雅阁“婚礼门”断裂事故,雅阁车当场断成两截,造成三死两伤的严重后果。
 
  “不管是2005年的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还是刚刚发生的广汽传祺GS4‘断裂门’事件,两起事故都是在行驶过程中,车身侧面撞到了路边的水泥护栏或者隔离墙,其实这种碰撞和欧洲碰撞试验中的‘柱碰撞’极为相似。”浙江省权威汽车专家、浙江省消保委汽车消费维权专业委员会委员汪英来表示,“柱碰撞”是欧洲碰撞试验中侧面碰撞最严格的测试项目,测试内容是一根直径254毫米的圆柱体以时速29公里侧面碰撞车辆。这个碰撞项目对于车辆车身结构强度是极为严酷的考验,由于我国没有“柱碰撞”的标准,于是国内一些汽车厂家对车身整体刚性配置重视不足。
 
  “如果一辆车子以100公里以上的时速侧面撞到一棵树,车子基本上都会被切成两段。因为此种情况下,车子撞上去受力面积非常小,所受撞击力就像刀子一样锋利,会直接把车切成两段;但是,如果把车子的速度降到时速40-60公里左右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车身结构强的车子撞到同样一棵树,不一定会被切成两段,但是车身结构弱的车子就有可能会被切成两段。”汪英来补充说。
 
  那么,采用相同钢材的话,车身结构的强弱与什么相关呢?
 
  “车身强度和车身结构设计,特别是后排地板的设计密切相关。”汪英来表示。
 
  据汪英来介绍,现在市面上销售的车型后排地板的设计可以分为凸起型(凸起15厘米以上)和平整型(凸起5厘米以下)。后排地板凸起车型,其车身制造工艺非常复杂,相应地成本也会大幅度增加,但是整个车身强度也会大大提升,车辆行驶安全性也更高,但缺点是后排中间乘客乘坐舒适性差;后排地板平整车型,虽然后排中间乘客乘坐舒适性较好,但由于其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车身强度也低,所以安全性就差一些。如果遭遇严重的侧面撞击的话,后排地板平整的车型相对凸起的车型来说,更容易断成两截。
 
  除此之外,汪英来称,后排地板凸起的车型,其传动轴和排气管是上下布局的,这种车子在行驶的过程中,如果底盘撞击到物体的话,排气管受损,而传动轴是不会受损的,对行驶安全是有保障的;后排地板平整车型,其传动轴和排气管是平行布局的,如果底盘受到撞击,传动轴会被卡牢,一旦传动轴卡牢,车子要么翻车,要么在原地打转,极其危险。
 
  为此,《中国汽车消费报道》、浙江电视台《小强实验室》节目组近日也对国内部分30-50万元左右的豪华SUV后排地板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本次实验的奔驰GLA/GLC、宝马X1/X3、奥迪Q3/Q5、沃尔沃XC60,其后排地板均为凸起型,底盘均采用了“传动轴在上、排气管在下”的安全布局,而凯迪拉克XT5后排地板则为平整形。
 
  参与本次实验的日系豪华车雷克萨斯NX/RX、讴歌CDX/RDX和英菲尼迪QX30/QX50,只有英菲尼迪相关车型的后排地板设计为凸起型。
 
  “使用相同钢材,车身结构设计决定了整体刚性,后排地板凸起是提高车身碰撞极限最重要的结构之一。当然,后排地板凸起的结构对汽车厂家来说,意味着制造成本大幅提高。从本次30-50万元左右豪华SUV后排地板对比实验可以看出,后排采用平地板的车型主要集中在‘严控成本’传统品牌。一家汽车企业,只有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走得更远。”汪英来说。

分享:

来源:法治周末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