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产业公司 >> 正文内容

7月成房企销售规模分水岭 开发商叹蓄客难度越来越大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07日

 
    7月成分水岭 房企快速去库存
 
  罗韬
 
  [从企业销售情况来看,多数房企的业绩较6月环比下降,TOP100房企整体的销售规模环比下降39.1%。]
 
  随着楼市不断调整,房地产开发企业销量增速纷纷放缓,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下滑。
 
  “蓄客难度越来越大,以前一开盘都是哄抢,现在客户都开始观望。”一位开发商营销人士告诉记者。
 
  作为行业排头兵的恒大、万科均在今年7月出现了销售环比下滑的情况。
 
  恒大7月销售金额为人民币441.6亿元,环比回落约28%;合约销售面积为439.5万平方米,回落27.4%。7月恒大合约销售单价为10048元/平方米,与6月的10095元/平方米大致持平。
 
  而万科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实现销售面积249.1万平方米、销售金额355.6亿元,与6月相比,分别下滑28.5%和27.6%。
 
  不只是万科、恒大,金地集团今年7月实现签约面积42.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19%;签约金额79.0亿元,同比下降2.59%。同时,金地在前7个月实现累计签约金额782.4亿元,同比增长50.28%。
 
  7月份似乎是一个分水岭,让房企的销售纷纷出现下滑。
 
  7月,绿城集团(含合营及联营)取得销售面积约33万平方米,当月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88亿元。销售金额环比下滑约24.7%,销售均价约为27218元/平方米,比6月的23249元/平方米有所提高。
 
  旭辉的合同销售(含合营及联营)金额约人民币85.6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50.9万平方米,环比分别下调5.1%和3.2%。旭辉在7月的合同销售均价约人民币16800元/平方米,比6月的17100元/平方米略有下调。
 
  融信中国发布2017年7月未经审核的营运数据,今年7月份融信的合约销售额为35.38亿元人民币,今年前7个月合约销售额共计190.53亿元。据此推算,今年上半年融信完成了155.15亿元的销售业绩,相比去年同期的132.2亿元,增长约17%,而去年,这一数字高达176.7%。
 
  克而瑞分析指出,从7月的市场情况来看,房企在一二线城市的销售去化受限购、限售影响较大,预计一二线城市未来的市场前景将保持持续稳定;目前销售情况更好的仍然是三四线城市,布局三四线城市的企业将继续受益。
 
  从企业销售情况来看,多数房企的业绩较6月环比下降,TOP100房企整体的销售规模环比下降39.1%。TOP3房企单月业绩规模的环比降幅为20.1%,降幅较小,可见虽然大部分房企的业绩规模都有所降低,但龙头房企的规模集中度继续保持了进一步的上升。同时必须看到,TOP4~TOP20降幅为47.6%,在各梯队中降幅最大,可见在上半年的业绩冲刺之后,随着淡季到来,进入休整期。
 
  房企的销售乏力很大程度是因为一二线楼市的调整,在政策的调控下,市场预期不断降低,开发商纷纷感受到压力。
 
  在华南,已经有开发商开始打折促销;在华东,多家房企开始不断提出去库存的举措。面对不确定的市场,很多企业为了保现金流都尽量出货。
 
  易居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受调控政策影响,7月份房企的推盘节奏和销售节奏都在放缓,加之传统淡季效应的出现,销售规模的下滑在所难免。
 
  今年3月以来,热点城市出台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包括限购、限价、限贷、限售等。截至目前,超过50个城市正在承受调控重压,几乎覆盖了全部热点区域。
 
  克而瑞的一份报告指出,2017年1~7月,大部分房企都加紧推货,规模房企整体销售业绩较去年同期增幅较大。而同时,各热点城市限购、限售政策持续加码。2017年以来,除了一二线城市政策加码外,部分热点三四线城市也加入限购、限贷、限售的行列,由环一线向其他区域扩围。限购、限贷等政策的不断加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的购买力,下半年在行业政策从严的趋势下房企仍需加速去化。
 
  “在2016年9·30开始的这一轮调控中,楼市在2017年将面临非常明显的降温风险:大部分房企都在2016年拿了比较高价的地,这种情况下,对未来房价上涨预期非常高,而调控又导致房价上涨难度非常大。资金成本逐渐增加,对于2017年来说,各种融资渠道压力逐渐增加,对于很多房企来说,资金链的风险逐渐积累,快速去化将成为房企的主旋律。”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

分享: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