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产业公司 >> 正文内容

乐视电视经销商赔钱甩库存 线下零售点被指批量关店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06日

    乐视电视经销商喊“苦” 线下零售点被指批量关店
2013年,贾跃亭在北京发布乐视TV超级电视2013年,贾跃亭在北京发布乐视TV超级电视
  每经记者 张斯 每经编辑 文多  
 
  对“LePar超级合伙人”(乐视线下零售店经销商)来说,如果用一个词语描述乐视智能电视目前状况的看法,那应该是——“不甘心”。
 
  2016年9月前,每年乐视智能电视在一个区域卖几千万元不成问题——这是某省乐视电视经销商向《每日经济新闻》描述的过往。良好的销售,也帮助乐视智能电视被视为乐视上市公司体系的优质资产。
 
  然而,在2016年9月之后,由于乐视整体不断被曝出资金危机,乐视智能电视在上游遭遇了采购放缓、部分代工厂退出的情况。而这些问题传导到下游时,乐视智能电视的几位经销商开始用这个词来形容他们当下的生意——“赔钱甩卖”。
 
  在他们口中,自己面临着库存积压、大尺寸电视缺货、优质版权片源锐减、返利资金被套牢、管理层不稳等一系列问题。
 
  经销商的担忧:“过完年20多家关店”
 
  某省的“LePar超级合伙人”(即乐视电视线下零售经销商)崔剑(化名),最近接到很多下层经销商的电话,无一例外的是询问乐视“这次能否挺过去”,还要不要续下一年的门店房租。“每天很慌,过完年下面有20多家关店,最近还会更多,都快坚持不下去了。”崔剑称。
 
  2014年8月,乐视开启了“LePar超级合伙人”计划,崔剑签下某省的总经销商,成为这第一批超级合伙人。乐视曾对外表示,截至2016年9月底,其已在全国铺设了近10000家生态体验店。崔剑介绍,从2015年到2016年9月,情况都比较稳定,除了卖电视、手机,还卖乐视周边配件、自行车、广告和红酒,几乎是综合型店。每年仅电视销售额在七八千万元不成问题,“单月就能卖两三万台”。
 
  崔剑在当地有4家线下体验店,最大的一家在市中心,占地面积近200平方米。“乐视电视能起来,全靠线下经销商,线下零售店最多的时候有一万多家,几乎是一夜之间开起来的。区别于传统经销商,乐视用互联网模式让商家与乐视直接签约,避免层层剥削利益,短平快方式让很多人看好乐视模式和产品。”
 
  乐视给渠道零售系统的加盟商户画了一个足够大的饼。2015年,时任乐视智能终端事业群销售副总裁的张志伟宣布,在与乐视合作期间,LePar有机会获得乐视相应金额的股权认购权利。未来3年,乐视控股公司将与LePar分享5%的股权。而根据目前乐视控股公司的规划,预计在2022年,全部LePar所能分享的股票价值将达到850亿元。
 
  然而如今情况骤变,在2016年10月以后,乐视电视出现了几个月以上的缺货情况。“2015年的时候,电视基本上都是现货,3~5天到货,到2016年10月,连续几个月出现大范围缺货。”崔剑称:“供货货款延长到2~3月,时间周期一长,资金成本就提高了,一年就转四五圈,生意根本没办法做。下面代理商房租成本高,有20%以上都关店了。”
 
  不仅如此,乐视电视对影视版权的购买也出现疲软。“从2016年年初起,top10片源就都拿不到了,没什么独播,也影响电视销量,互联网电视就是看内容的。”崔剑开始和其他经销商越发感到力不从心。
 
  另外一省的经销商赵楠(化名)透露,其近半年都处于亏损状态。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下面很多经销商都反映,乐视电视同比销量能下降50%。而且自乐视手机售后停止后,就不再卖手机,因此消费者都怕今后没保障了,还有一小部分看到负面新闻,害怕以后电视售后出问题,或者会员内容版权方面出问题。
 
  很显然,目前乐视面临着线下渠道的信任大考。
 
  对现状的不甘:产品好但上层不稳定
 
  对于上述情况,崔剑认为没钱是主要原因。在他看来,乐视电视产品销售之前一直不错,而且有充足的现金流。问题出在采购屏幕能力变差了——在屏幕涨价时没统筹好,没存量导致后续断货。此外,在看过诸多报道后,他们有点担心自己的钱是被其他业务挪用了。
 
  崔剑的猜测可能不仅仅来自报道。“每个经销售都有几百万的返利在乐视手上,家电行业的潜规则,就是你70块钱进货,你要打100块钱,之后再返给你。我们经常在群里讨论,乐视应该欠线下经销商3个多亿的返利。”崔剑称。
 
  除了他所称的返利问题,崔剑还称,由于上层架构不稳定,政策说变就变,包括地区管理层,三个月五个月换一批人,欠一堆费用就跑了,留下一堆问题,现在他们合同过期,几百万元资金套牢。他还特别提到,自己与乐视方面的经销商合同已经过期超过半年。
 
  据公开信息,乐视超级电视的累积销量已近900万台,乐视致新总裁梁军此前对媒体表示,2017年是乐视超级电视三年规划的第一年,乐视致新的业务将要开始盈利,预计乐视致新非硬件大屏运营收入目标为200亿元。
 
  可以说,乐视电视在内部和外部都有着很高的期待,“如果没有这些不稳定的状态,到2018年乐视电视进入前三是不成问题的。”赵楠和其他经销商一样惋惜。
 
  他们认为,乐视电视产品、思路,都对电视行业有着颠覆性,但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一系列问题,让他们不得不处于观望状态。
 
  整个细分行业低迷:拖垮经销商的最后一根稻草
 
  相对于去年的热销,不容乐观的一个苗头是,今年的互联网电视市场开局遇冷。中怡康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线上市场中互联网品牌份额有部分回落,市场零售量同比也出现下滑。
 
  针对此情况,多位业内人士分析,上游面板涨价在加剧互联网电视寒冬的出现。家电行业资深观察家刘步尘更是直言,“今年是互联网电视品牌的转折年,过去的高增长时代是一去不复返。”
 
  赵楠也谈道:“7~9月是对互联网电视的严峻考验,今年年底Q4看下数据情况,如果真的没起来,2018年初,就会迎来大面积的关店潮,因为最赚钱的时候都不赚钱,就没得玩了,现在都在赔钱甩卖,为了换现金出来,库存滞压严重,结果市场价格越拉越低。”
 
  而值得注意的是,几个月前,乐视致新还宣布2017年乐视致新的销量目标为:“大屏智能终端硬件销量保700万,争800万台”。当时,互联网分析人士王利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以低价作为竞争手段的互联网电视将不再具备明显的价格优势,行业大环境的变化也预示着乐视电视面临着风险。
 
  而从2017年的销售目标来看,乐视致新至少要稳定与现有代工厂商之间的关系。据悉,此前公开信息显示,乐视电视的代工厂有五家:冠捷、富士康、毅昌、TCL、中强,它们正在同步为乐视供货。
 
  其中,据《证券时报》报道,冠捷是乐视电视最大的代工厂,出货量占乐视销售量的近50%,仅青岛冠捷代工厂在冠捷为乐视代工的电视出货量中就占据七成。而就在7月5日,据人民网报道,富士康关联公司深圳冠鼎已经退出了乐视致新的股东序列,富士康也不再为乐视电视代工。
 
  上游关系的不确定下,下游也面临着挑战。由于销量和资金的双重压力,乐视电视线上线下的不同价格,已被经销商称为“不可原谅之事”。
 
  崔剑介绍,“代理商怨言很大,去年‘618’时,大批人去京东采购,因为零售价格比我们拿货还低,乐视不能放弃京东渠道,但我们线下亏损很严重。”赵楠也深有同感:去年“618”线上打价格战,严重影响到了线下销售,卖得不仅少,利润还薄。
 
  同时,崔剑认为,“随着资金问题加重,上游面板涨价也让其感到无力应对,比如同尺寸电视,乐视供货价格比起他品牌高出500元,还不一定有货,根本卖不掉,现在就像个海市蜃楼。”

分享: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