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7日
虽然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工资物价也相差甚远,但一边是美国人在头痛房贷,一边是中国人在热议“蜗居”,房市成为两国人民共同关心的头等大事。比较一下各自的房价,看看从美国房市中汲取什么教训、学习什么经验,是个很有必要的话题。
美国房价,只有曼哈顿依旧坚挺
自从2008年秋由华尔街金融机构引发的危机蔓延美国并殃及世界后,美国的房市就一蹶不振。次贷造成的灾情遍及全美,但灾情也有轻重之分。
赌城拉斯维加斯和佛罗里达阳光海岸是重中之重——前两年泡沫膨胀之时,不管有钱没钱,美国人都借助次贷到这两处度假胜地投资买房,或自住享乐、提前消费,或转手出租、牟取暴利。
拉斯维加斯寸草不生的沙漠上豪宅骤起,宛如海市蜃楼;佛州的金色海滩上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喧嚣压倒了涛声浪语。现在泡沫幻灭,楼没塌,房价却垮了:拉斯维加斯一室一厅的公寓,总价仅七万多美元(1美元约合6.6元人民币);很多独栋别墅,室内面积400多平方米,花园占地近万平方米,50万美元也无法出手;佛罗里达海湾的一套景观公寓,110平方米,要价仅9.5万美元。除了这些价格被压得让房主想跳楼的待售屋外,拉斯维加斯和佛罗里达还有大批因房主无法偿清贷款而被银行没收的空房,估计几年也卖不完。
暴风雨的中心往往却是最宁静的港湾。华尔街是次贷的发源地,华尔街所在地纽约,房市却依然坚挺,一枝独秀。曼哈顿房价向来在全美独领风骚,这次受危机影响,在下跌20%后稳住阵脚,开始缓慢回升,平均房价目前仍保持在每平方米8000美元左右,靠近中央公园附近动辄每平米便卖到两三万美元。
纽约像座磁场,吸引着全世界的名人插队落户,仅一海之隔的欧洲人,就买下了纽约房市上1/3的房产。光演艺界中,汤姆•克鲁斯、朱利亚•罗伯茨、Lady GaGa……反正国内观众叫得上来的大腕名星,都是拥有纽约房产的“纽约客”。据说他们喜欢纽约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这里的人见多识广,不围观不追堵,他们得以在此自由享受“普通人”的生活。
所以,尽管底特律等中部工业城市的很多地区待售甚至被遗弃的房屋满街满巷;拉斯维加斯、佛罗里达无论多少大甩卖也甩不尽囤积的空房,曼哈顿却直到2010年的夏天才举行了近二十多年来首次由开发商举办的房产拍卖会——拍卖6套公寓,却来了400多位买家。
2010年末这里又拍卖两套公寓,因为坐落在城西端,算得上市中心,交通也还便利,但不是那种热门时尚、楼下就可以咖啡馆小资、博物馆风雅、饭馆里与明星共餐的地方,原本每套要价200多万美元的公寓,现在起拍价是每套110万美元。
两套公寓分别为室内面积156和173平方米,各有30平方米的大露台和9平方米的地下储藏室。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称得上是大型房了。客厅、餐厅及厨房采开放式结构,不太适合中式菜肴烹调;公寓里还有私家游泳房,泳池顶端装有击水马达形成涡流,人在里面逆向而游,永远游不到头,从而达到锻炼的效果。
据拍卖商向《世界博览》特约记者介绍,估计最后会以130万~150万美元的价钱出手。也就是约8000美元一平米的价格。这个地点相当于北京北三环附近,房价及房况和京沪穗相比也不算贵吧,这可是曼哈顿城中心啊!
房产税让炒房客投身“希望工程”
既然房价如此便宜,很多中国购房团结队而来,为何却空手而归?就是美国人,手头若有余钱,为何不借机大肆囤积房产,而是瞻前顾后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买房容易养房难。
美国每栋房子每年要交房产税,公寓楼另外还要交物管费(独栋别墅一般不需物管费)。比如上面佛罗里达要价9.5万美元的海湾房,每年须交11124美元的物管费、2730美元的地产税,7年下来的花销就抵得上买房钱了。再比如曼哈顿的公寓,每年地产及物管费要3万美元,而豪华型公寓一年要十多万美元是常事。
物管费用来维修公共设施、支付保安工资等用途,房产税基本都用在了中小学校的学生身上。美国每个市镇都有自己的中小学,所谓公立学校是也。上级领导部门,也就是州政府直至国家教育部,给这些学校的拨款极其有限,这些学校的开支,包括教师工资、校舍兴建、器材添置、校车接送,甚至每个人的教科书和贫困学生的免费午餐,林林总总,基本上都是从居民的房产税中开销。
美国的房产税80%全都反馈给了下一代,余下的20%税收,则用来兴建公用图书馆、公园和居民活动中心(简称YMCA,内设泳池、健身房等),同时还要支付市镇政府工作人员,包括警察、消防队的开支。而市长则是义工性质,基本不领报酬。
收入所得税是上缴给国家的,奥巴马拿去飞上月球或出兵阿富汗,似乎距离我们这些草民的日常生活太远。但这房产税就切切实实地用在美国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上,和我们息息相关。税收高的镇,学校经费充足,教育质量多半也好。学校好了,这个学区的房价自然也贵,居民的房子保值又增值。所以税收、房价和学校,三者相辅相成。
要囤积房子?没问题,那您就一边作房奴,一边造福子孙为“希望工程”加倍贡献吧。
我所在的海岛,由于常驻居民很少,多为夏天度假客,所以不设自己的中学,而是与邻镇合用。即便如此,我们的税收比别处也低不了多少。钱去哪里了呢?全扔进水里了。
原来这海边的金沙碧波固然美,可是一建度假村、一来观光客,人为的污染便接踵而至,仅去年一年,纽约周边六十多处海滩上就发动了五千多志愿者清扫垃圾。实际上沙滩面临的不仅是垃圾,还有大自然的风暴侵袭。在过去的五六十年里,自然因素造成的沙土流失使得海岛的沙滩缩减了三四十米,很多临海的房子甚至面临着水漫金“屋”的危险。筑坝建堤、填沙造滩的工程保守估算要7000万美元,岛上的房产税自然不够,我们的小市长只能天天腆着脸坐在州府门口讨钱。
另外,由于近海是游人戏水区域,水质需保持洁净,所有沿海城镇的工业及生活废水在经过污水厂处理后,也不能直接排进近海,而是在海底铺设六七百米长的管道将废水排入距海滩六七百米之外的深海区,这一切都要巨额投资。
所以,当我看到网络上海南、山东等海滩上壮观的林立高楼和热闹的购房人潮时,脑海中首先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在开发商大兴土木的同时,他们是否也考虑到垃圾处理、废水排放的相应设施?而每位购房的业主,在把自己的N室N厅装潢得美轮美奂的时候,是否能把眼光放远一点,投向楼外的碧海银沙?毕竟,钢筋水泥大厦都只是一时之物,而碧蓝的海水和洁净的沙滩,才是大自然赏赐给我们,再由我们流传给子孙的最宝贵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