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理财要闻 >> 正文内容

填补同业、期限错配缺口 银行理财收益连升半年

来源:第一财经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25日

    时隔四年之后,高收益理财产品重出江湖。
 
    预期收益率已经突破5%、并继续攀高,银行仍然竞相发行,没有最高,只有更高。2016年11月至今,银行理财收益率已连续6个月上升。进入2017年5月份之后,银行理财收益更是有增无减。一些城商行5月10日以来发行的产品,多数最长期限92天以内,预期收益率却已超过5%。部分股份制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已达到5%,而国有银行的不少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也超过了4%。
 
    “监管大检查,大家都收敛了,流动性自然就紧张。”多位银行业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不少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大量是同业理财,如今受正在进行的监管检查、资金成本上升双重影响,期限、资金都存在缺口,还要应对即将到来的年中MPA考核,只能借助个人、企业理财填补缺口。而监管行动才刚刚开始,银行理财的高收益,估计还会维持一段时间,甚至今年全年都会维持高位。
 
    多家银行理财收益率突破5%
 
    各类银行的理财产品中,预期收益率以城商行最高,最高的已经达到6%,而且大多数以短期产品为主。
 
    公开信息显示,杭州银行5月18日以来发行的理财产品中,有三款年化预期收益率超过5%,其中期限364天、363天的各一款,期限90天的一款;年化收益率在4.85%以上、期限93天以内的,总共达到八款。
 
    而最近半个月以来,厦门银行发行的高收益理财产品更多。该行5月10日以来发行的“凤凰花”系列产品中,年化预期收益率超过5%的,共计达到10款,其中收益率5.2%、5.1%的各一款,5.05%的一款,5%的共计七款,除了三款期限介于139天~349天之外,剩余部分期限最长的也只有92天,而最短的只有22天。
 
    不仅是城商行,股份制银行同样如此。产品说明信息显示,光大银行发行的一款期限67天的在售产品,30万元以下的认购金额,年化预期收益率为4.45%,100万元以上则达到4.55%。此外,该行另一款期限98天的产品,认购30万元以下,年化预期收益率为4.55%,30万元以上则达到4.6%。
 
    这还不是最高的。兴业银行发行的一款80天期、在售的非保本产品,目前预期年化收益率已经达到5%。而该行另一款82天期限的非保本型产品,预期收益率也达到了5%。此外,其近期发行的多款短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均已超过4.6%。
 
    相较于城商行、股份制银行,国有大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虽然略低,但近期也明显上升。以工行为例,该行一款期限70天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4.1%;另一款118天期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则达到4.3%。而建行一款82天期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为4.35%,起购金额10万元;该行一款起购金额5万元的产品,期限74天,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4.55%。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飙升,已非个别现象。根据普益标准监测,5月13日~5月19日,318家银行共发行了1925款银行理财产品,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39%,较上期上升0.04个百分点。而在2016年11月,410家银行发行了8294款银行理财产品,封闭式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73%,半年内上升了近20%。
 
    2016年11月,国有银行3个月以下、 3~6个月、6~12个月的保本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45%、3.31%、 3.07%;非保本型的则为3.56%、 3.63%、 3.75%。股份制银行上述保本型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则为2.92%、3%、2.98%,非保本型则为3.93%、4%、4.08%。同期,城商行上述各个期限的保本型产品分别为3.26%、3.37%、3.46%;非保本型为4.06%、4.13%、4.19%。
 
    到了2017年5月,国有银行3个月以下、3~6个月、6~12个月的保本型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分别为3.77%、3.95%、3.99%,上升近10%、20%、30%。同期,股份制银行上述保本型产品预期收益率3.69%、3.88%、3.9%,上升了约26%、29%、31%;城商行则上述各期限保本产品则为3.77%、3.87%、4.06%,上升接近16%、15%、17%。
 
    非保本理财产品方面,同期国有银行3个月以下、3~6个月、6~12个月期限的预期收益率分别为4.31%、4.48%、4.53%,上升超过20%、23%、20%;股份制银行为4.63%、4.71%、4.79%,上升接近或超过18%、18%、17%;城商行则为4.66%、4.71%、4.79%,上升超过14%、14%、14%。
 
    理财资金填补同业缺口
 
    不仅是理财产品,2017年以来,银行的存款利率也显著上升。
 
    根据融360最新监测数据,今年一季度,五大国有银行在35个城市的各期限存款利率最高上浮40%,股份制商业银行最高上浮45%,城商行最高上浮53.6%,邮储银行六个月定期存款最高上浮40%。
 
    融360数据还显示,进入二季度之后,截至5月23日,北京地区定期各期限存款利率最高上浮36.67%,上海地区最高上浮36.36%,南京地区最高上浮42%,较一季度没有明显变化。
 
    “主要还是正在进行的去杠杆,各银行都在自查资金、资产来源,理财资金很多都投向了资产池,存在大量期限错配。”华南某股份行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中小股份制银行,尤其是城商行,以前发行了大量同业理财,如今同业理财成为重点清理对象,已经很难发行,只能向企业、个人客户发行理财产品,只有提高收益才“卖得动”。
 
    与此同时,资金利率一路飙升,也大大提高了同业理财的成本。即便不受监管影响,高昂的资金成本,也令负债银行难以承受。在此情况下,企业、个人理财收益虽然持续上升,但仍然普遍低于同业理财,而且合规压力更小,银行自然倾向发行企业、个人理财。
 
    华北某股份制银行人士说,银行理财主要有批发、同业、零售三种,同业理财眼下受到监管强烈影响,而且很多投向非标资产的产品,满足不了同业理财的保本要求,只能提高预期收益,面向企业、个人发行批发、零售类的非保本产品替补。
 
    “监管大检查,大家都收敛了,流动性自然就紧张,这事关各家银行生死。”该人士说,马上就要到6月份,商业银行还要面对央行MPA考核,就眼下的情况来看,年中的资金紧张已经可以预见,各银行即便是牺牲利润,也要通过提高收益的方式,争抢资金应对即将到来的年中“钱紧”局面,以保证流动性不出现问题。
 
    与此相对应的是,通过高收益理财产品获得的资金,投向了何处?对接的又是哪些类别的资产?
 
    “同业理财、非标理财现在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期限错配,一是面临大量赎回,出现了期限、资金的双重缺口。”上述华南股份制银行人士说,一些中小银行的同业理财占比下降,向个人、企业发行的理财产品,大部分资金被用于填补同业理财赎回后的缺口,另一部分则是利用新发行的产品,对接短期无法转出、消化的产品,度过资金、期限错配的双重缺口,这也是目前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以短期、非保本型为主的主要原因。
 
    “同业理财没法做了,又有赎回的资金缺口,资产还得去接,只好用批发、零售理财顶上去。”某大型股份行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6月底之前,流动性紧张的局面难以化解,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提前提高理财收益,获得相对充裕的资金。
 
    高收益能维持多久
 
    自2016年11月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已经连续上升六个月,上升幅度最大的接近甚至超过30%。
 
    根据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测算,截至2017年5月19日,保本型理财产品中,国有银行3个月以下、3~6个月、6~12个月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年化预期收益率,相比2016年11月分别上升接近10%、20%、29%;股份制银行上升接近17%、29%、30%;城商行则上升接近16%、15%、16%。与此同时,在非保本理财产品方面,国有银行上述三类期限的产品,年化预期收益率分别上升接近或超过20%、23%、11%;股份制银上升接近或超过18%、18%、17%;而城商行则上升了逾13%、14%、14%。
 
    那么,银行高收益理财还能维持多久?
 
    “同业理财、同业业务的比重,要降到什么标准,哪些业务才算合规,现在监管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大家都在朝可控的方向去做,尽量往能合规的方向去靠。”上述华南股份制银行人士说,按照进度安排,各银行6月底之前上交自查报告,总体工作量非常大,预计7、8月左右才会反馈结论。按以往惯例,反馈结论后还会现场抽查。在此之前,理财收益率会一直维持在高位。
 
    该人士还分析,自查才刚刚开始,后续将有大量同业理财赎回,部分银行的流动性压力会更大,发行高收益理财的需求更多。此外,债券、委外类资产,虽然流动性较好,可以随时变现,但却受到期限约束,不能随便赎回,在到期前,也要通过新的理财填补期限缺口。“从目前来看,监管的决定非常坚定,估计今年全年的理财收益率都会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
 
    “理财收益率能不能下来,要到6月底之后才能看出来。”上述华北股份制银行人士说,监管检查确实会产生较长时间影响,但另一方面,年中的MPA考核,则属于短期、时点性质的压力,度过这个特殊时点,银行流动性要求也会下降。
 
    而另一方面,如果理财成本长期维持高位,对银行来说,也是不可承受之重。上述大型股份行人士认为,如果理财收益长期维持高位,且持续上升,将会形成恶性竞争,银行的利润指标也无法完成,最后大家都撑不下去,“到时候各家银行都会想办法,现在这个局面不会撑太久”。

来源: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2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