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产业公司 >> 正文内容

海航买遍全世界旗下两公司亏损高杠杆并购模式备受质疑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5日

    海航集团“买遍全世界” 旗下两A股公司亏损
 
  证券时报记者 刘凡
 
  在资本市场的各种系中,擅长资本运作的海航集团及旗下公司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一面是海外频繁并购高歌猛进;一面是国内参控股A股上市公司爆出亏损,海航集团高杠杆并购模式也备受质疑。
 
  高歌“造梦”
 
  自上世纪90年代创业至今的海航集团,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地方交通运输类企业,而是成了总资产逾万亿元的“航母式”企业。
 
  据海航集团官网介绍,集团囊括航空、酒店、旅游、地产、商品零售、金融、物流、船舶制造、生态科技等多个业态,总资产逾万亿元,2016年实现收入逾6000亿元,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逾41万个。
 
  海航集团近年来对业务进行了整合,主要分为旅业、科技物流、海航资本、海航实业以及其他部分共五大板块。记者注意到,海航集团参控股的公司总计96个,5个业务板块又分为若干个小的板块,呈现“龙头企业或品牌公司+非龙头公司”分布的局面。
 
  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的“梦计划”是2020年要让海航集团进入世界500强的前100强左右。而在2016年中期,海航集团曾以295亿美元的营收再次入选《财富》世界500强,位列353位,并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85位。按照陈峰的规划及海航目前的速度来计算,实现这个计划,可能仅需要2年左右的光景。
 
  为实现这一梦想,海航集团频繁海外并购,大有“买遍全世界”的气势。最新一起是4月9日:海航实业股份发布公告称,拟以13.9亿新加坡元(约合68.72亿元人民币)收购新加坡物流公司CWT全部股份。
 
  还有自2011年通过借壳的方式成为海航集团下属的融资租赁上市平台——渤海金控的频繁并购。自2012年开始渤海金控就频繁进行全球租赁业务的并购,曾接连完成对Avolon 100%股权、GECAS下属45架附带租约的飞机资产等多起飞机租赁领域的收购。今年3月初,渤海金控发布重大资产收购报告书,宣布拟以现金支付的方式收购纽交所上市公司CIT下属商业飞机租赁业务,交易作价约为100.5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670亿元。
 
  有数据统计称,今年年初以来,海航集团至少参与了12宗交易并购。
 
  外界对海航集团的高歌猛进褒贬不一。兴业证券交运团队曾在研报中称,海航集团把财务杠杆用到了极致。该机构以2015年财务数据为例指出,总资产4687亿元由以下几部分支撑:付息债务占66%,非付息贡献10%,少数股东权益20%,规模所有者权益占5%。但高杠杆背后是负债高企,蕴含的高风险也引起了外界的质疑。
 
  频生波折
 
  与海航集团在海外的一掷千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旗下公司的亏损。4月24日晚间,海航投资发布了2016年年报。其中,营业收入为2.87亿元,同比下降76.72%;净利润为-4.35亿元,同比2015年下降近300%。
 
  海航投资称,主营业务收入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内结转房地产销售收入减少所致,净利润下降主要系公司报告期内房产销售收入大幅减少、财务费用支出大幅增加、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所致。
 
  另一家公司海航创新的业绩也不乐观。海航创新发布的2016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16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7亿元左右,较2015年的2799.17万元的净利润有明显的下降。
 
  海航创新称,2016年业绩预亏的原因是来自公司与原实际控制人相关诉讼影响,公司主要资产处于被法院冻结状态,导致公司主要经营活动受到较大影响。且原实际控制人控制的景区物业公司对公司景区对外招商及开发运作进行暴力阻扰,使得景区的业务开展不力,并对资产处置等相关交易产生影响。
 
  此外,海航集团此前擅长的定增扩张的方式也屡屡出现波折。就在4月24日晚间,海航投资发布了《关于提请公司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或董事会授权人士办理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相关事宜的议案》。
 
  根据此前公布的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案,海航投资拟发行不超过18.83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4亿元,用于收购华安保险19.63%的股权、新生医疗100%股权及补充流动资金。不过,该定增方案在2016年5月已经获得了证监会的核准,但是至今未收到相关书面文件。因此,海航投资董事会两次向股东大会申请延长非公开发行股票有效期。
 
  最新公告显示,海航投资的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有效期已从2017年5月27日再度顺延至2018年5月27日。

分享: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