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产业公司 >> 正文内容

进口现代销量连年下滑亏损严重 七成经销商要求退网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0日

进口现代经销商成立维权工作组。进口现代经销商成立维权工作组。
    进口现代七成经销商要求退网 
 
  销量连年下滑、亏损严重,主销车型格锐未达国五标准,经销商几乎无车可卖
 
  汽车经销商急需转型 莫再幻想着卖车赚钱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5年48.5%的经销商在盈亏线上挣扎,仅有21.8%的经销商盈利,29.7%的经销商处于亏损状态。据统计,目前汽车经销商利润的70%来自售后服务,包括维修保养、汽车金融、保险等。目前,处在盈利中的经销商,多数都依靠售后服务的高盈利来保证4S店的整体盈利。
 
  因此,经销商应该及时转型,不要再指望卖车赚钱,扎扎实实把维修保养、汽车金融、保险以及二手车等业务做起来,提高盈利能力,才能保证在今后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近日,进口现代七成经销商联名发函要求退网(退出授权体系)的事情,成了业内最火爆的新闻。记者从这封联名函上看到,近30家经销商参与了本次的集体维权,其中包括我市的进口现代经销商——重庆强力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即重庆商社强力进口现代4S店。
 
  经销商称“无车可卖”
 
  在这封联名函上,经销商称,自2012年进口现代汽车将销量占比达80%的新胜达车型转由北京现代生产,后续又无主力车型推出,导致经销商亏损严重。而在今年,现代中国又不再接收经销商订单,或者未提供符合中国汽车国五排放标准的车型,导致无车可卖。因此,经销商要求现代中国对现有的经销商进行退网赔偿处理。
 
  记者日前联系商社强力的市场部和销售部,工作人员称,已经好几天没见到领导了,对于维权一事不愿意多谈,只声称今年的销量下滑得很厉害,就只有格锐还能卖几台,之后就匆匆挂断了电话。
 
  根据数据资料显示,进口现代2011年在中国的销量还有3.74万台,之后一路下滑,去年就跌至7000台左右。今年上半年,进口现代的销量还不足2000台,今年5000台的销量目前很可能完不成。从数据上看,这与经销商联名函中的“2012年将新胜达转由北京现代生产后销量下滑”的说法基本一致。
 
  由于亏损严重,现代中国的经销商已经由2012年的79家锐减到了现在的41家,这样算下来,上半年每家经销商的平均销量仅50台左右,每个月的销量不足10台。此次有近30家经销商联名要求退网,也占到了经销商总数的七成。这些经销商还申请成立了进口现代汽车全国经销商维权工作组,并已于7月11日得到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会的批准。
 
  下半年将推国五版格锐
 
  现代中国营销战略部经理吴雁冰说,目前现代中国正在跟经销商进行沟通谈判,并争取政策减轻经销商的压力。针对经销商提出的“不接收订单,无车可卖”的问题,吴雁冰称,这是多重因素造成的,有港口调整、进货周期等因素的影响。随着部分省市实施了国五排放标准,由于符合国五排放标准的车型不足、车源紧张,并非经销商所提的“不接收订单”。
 
  “我们会争取早日推出改款格锐,符合国五排放,减轻经销商压力。”吴雁冰称,今后会根据国家政策来调整进口现代的产品,比如小排量、低排放等。在现代进口车型中,多款轿车都搭载了大排量发动机,比如捷恩斯、劳恩斯以及雅科仕,排量最低都是3.0,其中雅科仕的排量最高达到了5.0,这些大排量车型由于税费原因,价格高昂,销路不畅。
 
  除了集体退网事件,经销商还爆料称,在7月13日现代汽车与经销商进行的第二次协商会议上,现代汽车希望以7折左右价格出售天津爆炸受损车辆,但遭到了经销商的集体回绝。
 
  对此,吴雁冰表示,确有此事,但此次出售的爆炸受损车辆并非过火车或者受损严重的车辆,经修复后可以正常使用。现代汽车也在官网上发出公告,承诺这些车辆的功能和安全性能正常,经修复后达到现代汽车进口新车的质量标准。并出示了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期间4次专业机构作出的检测,包括天津汽车检测中心、韩国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的专家团队进行的检测等。本报记者 吴健

分享:

来源:重庆晨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