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联网思维破解看病难题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2日
排队缴费、排队取药,得了大病要反复往返各大城市接受检查和治疗……在传统诊疗行为中,反复的排队不仅耗费患者及其家属大量的精力,也给医院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市卫生计生委坚持解放思想,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候诊时间长、就诊流程复杂等难题,开展“互联网医疗”探索,通过互联网资源平台打造线上线下互通的全新诊疗模式,同时通过开展远程会诊等方式,让患者在家门口接受国内专家的诊疗服务,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打造线上“微平台”
“输入就诊卡号码,就可以实现线上预约挂号、费用查询、缴费、查阅检查报告等功能,免去往返排队的麻烦,比以前看病方便多了。”近日,在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小于告诉记者,以前看病,无论是挂号,还是缴费、取药、看诊、检查等环节,都要反复排队跑动,而有了“互联网医疗”,一切都改变了——在家里预约挂号后,直接到医生诊室看诊,医生开具检查报告和药方后,在诊室里就可以缴费,缴费后其电子序号就已经在取药窗口排上了队,患者能以最快的速度取药并接受注射等其他方面治疗。
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是我市首先实现“线上诊疗”的医疗机构。有了微信公众号,患者就诊流程顺畅了许多,就诊时间也大为缩短,看病更方便了。
如今,除市妇保院外,市人民医院、兴国县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相继开通微信公众号,患者除通过传统的窗口、电话、网站实现预约挂号外,还可通过微信平台轻松挂号。此外,患者可通过微信、支付宝、
银行卡等平台,实现轻松缴费。一个线上预约、线下看诊,线上缴费、线下取药,线上查询、线下治疗等功能互通的“大诊疗”模式初步形成,让患者享受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的诊疗服务,轻松就医。
去年以来,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市卫生计生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解放思想,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传统医疗领域,在线上打造一个资源平台,将虚拟的功能接入线下就诊活动中,让诊疗变得更加便捷,切实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建立远程“大数据”
日前,为进一步明确反复胸闷气紧10余年的龙南县71岁男性患者徐某的诊断,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专家与华西医院专家通过远程诊疗系统进行了“面对面”会诊。华西医院专家就复查项目、手术指征、治疗方法和用药、术后可能发生的情况等明确了意见,让患者接受科学、规范的诊疗服务。
去年,市人民医院与华西医院远程诊疗系统正式上线,患者可轻松连接国内知名医院和专家,在家门口享受国内专家的诊疗服务。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还广泛应用于我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除市人民医院外,市肿瘤医院引入数字病理远程诊断系统,患者病理资料可通过互联网传送至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医疗机构,由专家进行诊断并给予治疗建议;2015年,于都县人民医院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建立远程诊疗,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教育等功能;日前,兴国县人民医院、瑞金市人民医院分别与省人民医院、北京市朝阳医院开通远程诊疗。
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我市各级医疗机构将国内优质诊疗资源接入本地的同时,也着力构建覆盖市、县(市、区)、乡医疗卫生机构的远程诊疗系统,借力互联网,实现医疗资源的均衡布局和发展。
2015年,市卫生计生委以市人民医院为中心,在于都县人民医院、大余县人民医院开展远程诊疗系统建设试点,基层医院的诊察结果、治疗难题等,均可通过更高级医疗机构专家的会诊得到科学、规范、合理的建议。此外,于都县人民医院、兴国县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将远程诊疗系统接入乡(镇)、村医疗机构,帮助基层医疗机构解决人才、设备、技术等方面难题,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治疗建议,对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建议其留在基层医疗机构,对危急重症患者,则建议转诊至更高级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