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农家书屋+电商” 富脑袋又富口袋
——寻乌“赶街”文化服务站采访记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特约记者蓝玉林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26日

    ●编者的话:去年下半年,我市确定在寻乌、安远开展“农家书屋+电商”建设试点工作,大力推进互联网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两个试点县从实际出发,整合资源,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在让更多农民走进农家书屋汲取文化、科技营养的同时,打通农村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系统解决农民消费难和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实现“消费品下村”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为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新渠道。“农家书屋+电商”服务站成为群众文化学习交流的平台、电商产品交易的中心和农民开拓眼界的窗口。现在,就随记者到寻乌去看看吧。
 
    说到农家书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一块牌子、一间房子、一个书柜、一叠书,寥寥几人。不过,这些在寻乌县都已成为过去。
 
    “今日有脐橙订购数量150斤,有‘五月红’脐橙的果农前来联系;今日有快递到,请刘加生、刘永添……前来领取;农家书屋新书目录:果树管理技术手册、中小学生写作技巧……”这是5月25日寻乌县吉潭镇圳下村“赶街”文化服务站电子信息显示屏滚动播放的信息。乡亲们口中的“聚财屋”——圳下村“赶街”文化服务站,是在原有农家书屋的基础上融入电商和便民服务功能建成的,这使农家书屋焕发出生机,为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探寻出一条新路。
 
    融合发展,让农家书屋活起来
 
    记者来到服务站时,站长刘传盛正被一群村民围在电脑前,帮助村民在网上“淘宝”,他的妻子汪庆香正在为村民准备出售的农产品打包,忙得不亦乐乎。
 
    前来办理网上销售的村民刘剑华告诉记者。“以前总怕自己的农产品没有销路,有了服务站后,别说脐橙了,就连家里的番薯、芋子、黄豆、花生、笋干等都可以拿到网上卖,价钱比在圩镇卖得更高。”
 
    “刚开张的第一个月,只有几十元的收益,后来村民慢慢了解、接触这种新渠道,每天业务量直线上升,现在一个月净收入1600多元,每天接的单让我们两夫妻既忙又乐。”今年49岁的刘传盛说,服务站自2015年9月开张以来,累计为村民代购商品5.7万元,代缴费用9.8万元,代售农产品12.64万元,全村大部分村民都在站里办过业务。
 
    村里农家书屋的利用效率怎样?刘传盛最有发言权。“农家书屋开设好多年了,之前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图书更新慢,管理员收入低,积极性不高,几乎成为摆设。自从‘赶街’文化服务站和农家书屋‘二合一’后,就大不一样啦!”刘传盛告诉记者,“农家书屋+电商”模式,不仅没有影响农家书屋功能的发挥,反而促进了农家书屋的发展。加入电商功能后,不仅解决了村民消费难和销售难的问题,实现“消费品下村”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也使知识和资讯的获取单纯从线下变为线上线下并举,更好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阅读人数比原来翻了3倍。”
 
    寻乌县因势利导,把文化服务站打造成电子书籍和传统书籍借阅相结合的现代化农家书屋。目前,寻乌已建立以县图书馆为总馆、村级农家书屋为分馆的区域图书资源建设、流通、服务网络,进一步提高了现有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率。
 
    “软硬兼施”,让文化服务站火起来
 
    2015年9月以来,寻乌县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分级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在原有的农家书屋增加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功能,建设成为“赶街”文化服务站,推动农村经济和基层公共文化互为促进、共同发展。目前,寻乌县已建成首批“赶街”文化服务站15个,在建15个,力争到2020年实现村村全覆盖。
 
    建设“五个一”,做好农家书屋“硬件+”。该县打造一个农家书屋和电子商务相结合的“赶街”文化服务站工作室;配备一批电脑,既能承载电子商务功能,又能实现电子书籍借阅;安装一个电子显示屏,既用于电子商务信息的发布,又成为传递正能量、传播真善美的重要窗口;摆放一批展示架,陈列书籍、文化产品,展示农产品、土特产品;建立一个延伸至各乡(镇)村的县级物流配送站。农家书屋摇身一变,成了乡村与外界联通的“网络枢纽”。
 
    用好“四个一”,做好农家书屋“软件+”。打造好一个网上交易平台,同时开展代缴费、电子结算、预订车票等电子网络服务;选配好一名“赶街”文化服务站站长;建好一个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为农民提供借阅书籍、收听广播、观看影视等文化产品信息服务;打造一支“橘乡文体志愿者”服务队伍,进社区、农村开展各类文体志愿服务活动。
 
    “赶街”文化服务站不仅搭建了农民文化生活的新舞台,也助推了寻乌县域经济的发展。由于服务站有专门的技术、物流支持,为村民提供代买、代卖等便民服务,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点燃了群众投身“互联网+农业”的创业激情,大批农村待业青年、大学毕业生、留守妇女、种植大户、返乡人员、残疾人等通过线上平台来销售自己的产品,不仅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造血”能力,而且有力推动了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寻乌文化、物流、包装、金融、通信等关联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据不完全统计,至目前,寻乌已在淘宝、天猫、微信、京东商城等电商平台共注册大小卖家1000多家,其中参与电商的农民5000余人。
 
    搅动春水,让农村文化阵地热起来
 
    家住寻乌县南桥镇的陈老伯曾是一名“资深的麻友”,“几乎每天,我都要喊上几个朋友在店里打麻将。”当记者来到南桥镇“赶街”文化服务站,陈老伯正和几位文艺老搭挡一起拉着二胡,享受惬意的生活。陈老伯说:“闲暇时候,约上三五好友,到文化站拉拉二胡、写写字、下下棋,日子过得蛮充实。”
 
    现在“农家书屋+电商”成了农民休闲娱乐的新阵地。农忙之余,群众有了娱乐的场所,吹拉弹唱的多了,一些多年来少有登场的民间文艺活动,又逐渐升温。目前,该县组建业余剧团50个,参演人数有1000多人,今年以来已演出260多场,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也净化了农村的风气,已建成示范点的村庄、社区,矛盾纠纷、社会治安案件明显减少。
 
    读书看报多起来了。寻乌通过建立电子借阅渠道、制定网络管理系统、丰富读书学习活动等,解决农家书屋场地不足、存储量不足、种类不丰富、借阅不方便等问题,同时,不断丰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内容建设,为村民提供借阅书籍、收听广播、观看影视等文化产品信息服务,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示范点上的农家书屋,平均每月借阅人数都超过200人次,比原来增长3倍以上。
 
    “农家书屋+电商”还成了重要的宣传阵地。“赶街”文化服务站站长组织文艺积极分子,用山歌、快板、说唱等多种形式,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宣讲到基层。文化服务站还通过电子显示屏大力宣传身边的凡人善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身边人身边事中加以弘扬,引导村风民风。近年来,该县共有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6人荣登“江西好人榜”,9人荣登“赣州好人榜”。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2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