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让家庭医生走进更多家庭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04日

    近日,章贡区南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给红旗村的居民进行健康体检。

    □刘寅超 记者曾艳华 文/图
 
    “家庭医生制”是指通过签约方式,使具备家庭医生条件的全科医生与签约家庭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以便对签约家庭的健康进行全过程维护的服务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我国医改的重要内容,旨在通过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体系。国家卫计委去年出台指导意见,明确力争在2020年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早在2011年4月,章贡区就在全省率先开展城区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工作,那么这项工作进展情况如何呢?近日,记者对此进行调查采访。
 
    现状: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章贡区南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洁云告诉记者,该中心目前已建有辖区内居民健康电子档3万多份,纸质档有1万多份。她随意抽取一份居民健康档案给记者看,只见这份编号为“8485”的档案袋上贴有几个小标签,陈洁云告诉记者,贴有“高”字表示这个居民是名高血压患者,贴有“老”字表示该居民在65岁以上,而最下角贴有“小房子”标签则表示该居民与她们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记者翻看了一下,这份健康档案不仅记录了居民身体的基本情况,而且历年来的体检结果和每年最少四次测量血压的结果也能在上面看到。
 
    自从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章贡区已在所有社区和乡镇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截至目前,该区累计与36914户居民签约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签约人数共148276人,全面覆盖辖区内的街道和村镇。该区所有新建设便民社区服务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点均设立家庭医生工作室,组建了家庭医生团队,统一配备了家庭医生团队服装和出诊箱,并统一购置了印有家庭医生服务标志的电动车作为交通工具;按“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与社区居民建立起了和谐的医疗保健对应关系,赢得了社区居民的称赞和好评。
 
    问题:医生少、服务难、收费低
 
    在家庭医生服务工作中,重点对65岁以上老年人、0岁至6岁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重型精神病患者这几类人群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
 
    记者在社区医院采访时了解到,社区医院在开展家庭医生服务工作中普遍人手紧张,如在赣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家庭医生服务的只有5名全科医生,而他们要面对14个居委会的8万多人,每个医生手上负责的慢性病人就有四五百人。该中心的曾传伟医生对记者说,家庭医生除了日常门诊外,还要对慢性病人群进行回访,并对签约家庭提供上门服务。由于医生少,每个季度对慢性病人至少一次面对面的回访制度难以做到,而对签约家庭的上门服务目前也要先预约后上门,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对家庭医生的上门服务,居民需求最多的是输液,而多位社区医生告诉记者,上门为患者输液有很大风险,且《执业医师法》规定医生不得在注册执业地点以外开展医疗服务。对于上门输液的要求,各社区医院都是拒绝提供的,这使得部分签约居民表示不理解。
 
    不少社区医生告诉记者,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的劳动价值还被严重低估。据南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刘庭应医生介绍,他每个月都要去给家住南河路的一名脑梗患者更换导尿管,除材料费外,他们每次只收取8元出诊费和8元护理费。收费标准太低,使得不少家庭医生对上门服务的热情并不高。
 
    困难:待遇低、药品缺、首诊难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了解到,家庭医生的工作量较大,除了日常门诊、慢病回访、上门服务外,还要定期下到社区开展健康咨询和巡诊,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但家庭医生的工资待遇并不高,2003年大学毕业的曾传伟告诉记者,他每个月基础工资才800多元,加上绩效工资,一年的收入才四万多元。由于待遇低,他们中心去年就有3名医生辞职了。不少社区医院还存在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年龄段偏大,年轻人留不住。
 
    陈洁云告诉记者,有时社区医院的基药都不能保证有货,药品种类也不全。老是让患者去别的医院配药,一来二去,大家就干脆绕过家庭医生了,这也给慢病回访带来困难。
 
    居民对社区家庭医生的期望值过高,有的人认为家庭医生就是上门医生,存在认识误区。加上现行医保政策允许患者自由就诊,且未显著拉开各级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未能有效引导病人下沉社区及逐级转诊,给“社区首诊”工作的推进带来较大的难度。
 
    建议: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社区医院和居民对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还是积极和满意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不少社区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家庭医生制度是一项民生工程,涉及社区各领域,范围之广需社会各界紧密配合才能完成,但目前此项工作受到财政、医保、人事等相关政策因素制约,没有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形成社区合力,大多社区仅在卫生系统内部开展工作。他们希望政府加大相关投入,增加人员,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把家庭医生拥有“家庭成员”人数和出诊次数,与政府专项津贴挂钩,调动家庭医生服务“家庭成员”的积极性。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务科负责人王建忠认为,开展家庭医生工作是当前医疗改革的一部分,它对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进行疾病预防,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缓解看病难有积极的作用。对于目前我市在提供家庭医生服务方面出现的问题,王建忠建议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改变居民就医观念,引导居民看病到基层首诊,如甘肃省出台政策规定,除非是急重症,300种疾病只能在县级医疗机构诊治,否则不予报销;要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资力度,改善就医环境,创造各方面条件,让基层医疗机构留得住人才;建立各种医生交流平台,使家庭医生与二级、三级医院的专家形成“朋友”关系,进一步完善“全-专联合”的工作机制,家庭医生在掌握专家资源的同时提升能力,包括业务能力、协调能力以及综合服务能力等,营造上下联动、上下互通的良好氛围。
 
    短评
 
    做实家庭医生制度
 
    □曾艳华
 
    家庭医生制度是欧美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的健康管理模式,这个制度在国外已经比较完善。虽然我国的家庭医生式服务已开展了几年,但发展缓慢,病人看病还是存在任意选专科、选医生的现象。
 
    家庭医生是一个健全的医疗服务提供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社区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做实家庭医生制度不仅是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整个医疗服务体系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引进先进的医学服务理念,完善家庭医生制度和全科医师服务团队的服务流程,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要实行分级诊疗,逐步建立起“社区首诊、有序转诊”的合理就医秩序,使得家庭医生真正成为居民健康、卫生资源与卫生费用的“守门人”。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