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活力在创新中迸发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26日

    “再也不用背井离乡外出务工了,在家门口就业也能挣钱,还有自己的产业,十分感谢蔬菜协会党支部对我的帮助。”4月22日,记者来到赣州经开区潭口镇江坝村采访时,贫困户陈德旺高兴地说。在江坝村蔬菜协会党支部的带领下,该村蔬菜种植面积由原来的零散几十亩发展到现在集中连片约500亩,年产值达800万元,已成为市中心城区时鲜蔬菜供应基地之一。
 
    作为潭口镇党建工作示范点,江坝村党支部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抓党建、活经济,建协会、强产业”,走出了一条以“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促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农民增收”的路子。
 
    通过示范引领,“党建+产业发展”“党建+社区服务”“党建+环境治理”……在潭口镇得到生动实践、落地开花。
 
    便民服务“零距离”
 
    4月21日,记者来到江坝村便民服务站,墙上张贴着便民服务的主要项目,办事流程一目了然。“医保、司法援助、惠农服务等事项在这都能办好,真是太方便了。”70多岁的留守老人王前英说,以前到镇上办医疗补助,因为没文化、不识字,在递材料、填单时常常碰到麻烦,要来回跑几趟。如今她在便民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不出村便能轻松把事办好。
 
    为给村民排忧解难,江坝村党支部在村委会建立便民服务站,工作人员每天坐班,实行“一站服务、协同运作、限时办结”,让村民少跑路少花钱,提高办事效率,把为民服务落到实处。
 
    村党支部不但拓宽服务群众的内容,而且缩短服务群众的距离。日前,身患残疾的贫困户刘孔烨的儿子刘金石,因患胸膜炎需做手术治疗。医疗费用一直没有着落,就在刘孔烨一筹莫展时,帮扶干部刘为林为他申请了临时救助。考虑到他行动不便,刘为林特事特办,全程为他写申请、准备材料、开证明等。两星期后,刘孔烨便拿到了救助款。“服务送到家门口,办事办到心坎上。”刘孔烨感激地说。在解决了刘孔烨的医疗费用后,村干部还为其孙女申请了教育扶贫补助资金。
 
    产业发展“拔穷根”
 
    作为有近5000人口的市级贫困村,江坝村现有186户贫困户。如何精准脱贫,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近年来,江坝村巧打“党建+扶贫”牌,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创新推行“党建+产业发展”“支部+协会”的党建工作新路子。依托特色蔬菜产业优势,以发展规模化种植、扶持特色化种植、完善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该村逐步建立起贫困村和贫困户稳定增收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有力促进了精准扶贫工作。
 
    江坝村土地肥沃,蔬菜种植历史悠久,但小块、零散式的种植,由于效益较低,村民种植的积极性不高,蔬菜产业发展停滞不前。村党支部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引领带动作用,建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蔬菜协会党支部,为成员提供技术、品种、农资、销售等方面的帮助,示范规模化种植蔬菜。如今该村蔬菜种植面积由原来零散的几十亩发展到现在集中连片约500亩。和贫困户陈德旺一样受益的协会会员达150人,带动120人就业,25个贫困户受益,在“三培两带两服务”活动中,新培养35名创业党员。
 
    传统的蔬菜种植在这里得到转型升级。村民邱金平在外创业打拼多年,在村党支部的支持和帮助下,他流转了130亩土地,一个致力于生态农业项目开发、蔬菜水果种植的生态农庄——江坝城市菜园如期建成,这个多功能农庄吸引了不少中心城区和周边县市的游客,日均接待游客300多人,吸收了30多位贫困人口就业。
 
    城市菜园不仅是游客的娱乐休闲地,还是村民们的致富园。贫困户邱林飞在村党支部的推荐下,成为城市菜园的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卫生保洁,妻子做服务员。邱金平还主动将农庄的小卖部免费提供给邱林飞经营。“我和妻子月工资有3000多元,小卖部每月能挣1000多元;加上流转出去的土地收入,一年总收入就有5万多元,这样很快就能脱贫了。”邱林飞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无独有偶。在江坝村的葡萄采摘基地也已成为融水果采摘、餐饮娱乐、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基地,带动贫困户就业30余人。
 
    目前,江坝村人均纯收入有6600余元,今年以来已实际脱贫338人。在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工作的推动下,该村“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成效正日益显现。
 
    民主协商“民做主”
 
    江坝村谢屋塘至窑下水圳是一条关系着400多户农民收成的重要水圳,因年久失修,堵塞严重,导致水圳上游经常水漫农田,下游农田干旱,严重影响农民的收成。今年初,该村民主协商理事会在充分调研和听取农民意见的基础上,将谢屋塘至窑下水圳的修建列入议题。日前,在江坝村会议室内,40多名村民聚在一起讨论这一事项。“过去村‘两委’班子‘关起门来’替群众做主,其实群众并不买账。”村党支部书记赖垂国说,让群众参与村务协商,有利于政策制订的民主与科学。
 
    经过多次民主协商会讨论,该村决定修建谢屋塘至窑下1000米的水圳。围绕该村规划建设、农业生产、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重要事项,该村党支部推进基层民主协商,搭建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平台,成立了民主协商理事会。以提出议题、事先告知、民主协商、审核把关、反馈公开、监督落实等程序进行协商讨论,最后将协商结果向村民公开。民主协商会议充分表达了群众意见,把事后监督变成事前公开,做到真正把决策权还给百姓。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幸赟 李优福 记者刘水莲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