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烈士墓前的守望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8日

    战火纷飞的年代,兴国志士钟效培从故乡出发,踏上革命道路,最后长眠于齐鲁大地。

    山东人民敬仰于一位异乡赤子的伟大牺牲,三代接力守护烈士墓,寻找烈士亲人,迄今整整73年。

    73年来,从兴国到莱芜,有一个共同的追问从未中断,却屡屡擦肩而过:亲人,你在哪里?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经过多方努力和推动,烈士后人得以千里奔波远赴山东祭奠亲人,感恩一份跨越时空的忠贞大义和岿然坚守……

    客从故乡来

    9月21日下午,56岁的兴国农民钟铅元从赣州站登上T398次列车,开启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远行。这位一直在家乡揽活的农民工此前从未想过,有些旅程可以如此久远。

    70多年前,他的大伯钟效培从故乡出发,投身革命。钟效培人生的终点定格在1942年的山东省莱芜市茶业口镇。那里,也是钟铅元此行的终点。

    钟铅元老家在兴国县埠头乡龙砂村。几天前,他在工地上接到乡干部的电话,说钟效培在山东的墓穴找到了。

    钟铅元从小就知道钟效培牺牲在山东,却不知葬在哪里。从爷爷奶奶这一辈,到父亲和叔叔这一辈,无数次动过寻亲的念头,都因为经济条件所限没能成行。上辈人陆续过世,只留给后人一个沉重的悬念:亲人,你在哪里?

    钟家人不知道,1700公里之外的山东莱芜,当地村民也在同样苦苦追问。他们早已把英烈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安葬了钟效培之后,三代村民接力守护烈士墓73年,甚至五下江西找寻烈士家属,却每次都无果而终。

    转眼到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日子。今年8月,南昌大学MBA管理学院原院长、开国元勋耿飚之女耿焱女士在山东省莱芜市讲座期间,瞻仰了钟效培烈士纪念碑,深受感动。当地干部听说耿焱从江西来,非常诚恳地托她打听钟效培的后人:“效培烈士是为保护山东百姓牺牲的,我们一直想找到他的后人,表达我们的感恩和怀念!”

    耿焱随即联系了赣州市委宣传部、市党史办等相关部门,很快查找到钟效培烈士在家乡还有两个侄子:钟铅元、钟镖元。他们都已年过五旬,都在家乡附近的建筑工地上务工。

    相隔1700公里、跨越73年的思念,此刻终于成功对接。

    9月21日,钟铅元作为烈士后人代表,在市、县党史部门工作人员和乡干部的陪同下,登上了前往山东的列车。

    一诺一终生

    从兴国到赣州,从赣州到济南,从济南到莱芜,从莱芜到茶业口……1700公里的路程,特别长,又特别短。

    9月22日上午,钟铅元风尘仆仆来到山东省莱芜市茶业口镇双山泉村。烈士墓前,87岁的房恭训老人和村民们已经等候多时。这一等,已经73年。

    今生从未谋面,却像久别重逢。拉着房恭训的手,钟铅元扑通一声双膝着地跪了下去:“大叔,感谢您一直照顾伯父,请受我一拜!”房恭训激动得难以自抑:“你来了,太好了,太好了,我去过江西5次,都没有找到你……”说着说着,白发苍苍的老人房恭训像一个委屈的孩子似的放声大哭起来。

    终于了却了那个一生守望的心愿,那个一诺终生的誓言。

    1942年11月11日,钟效培身负重伤转移到双山泉村后,年仅14岁的儿童团副团长房恭训负责给钟效培送饭。在生命的最后3天里,钟效培给房恭训讲述革命道理,勉励他好好革命。弥留之际,钟效培嘱托房恭训:“我的家乡在江西省兴国县,你一定要找到我的亲人,代我问候父老乡亲!”

    1942年11月13日,钟效培溘然长逝。组织上和村民们将他就地安葬。此后的70多年间,每到正月十五、清明、十月初一等特殊日子,房恭训和村民都会前去祭扫。2006年,房恭训重修墓碑时,还不慎摔折了腿骨。

    坟草年年绿,不见南雁归。为了烈士生前的那一声嘱托,房恭训开始了漫漫寻亲路。

    房恭训的儿子房宽明说,父亲退休之后微薄的退休金都用在了寻找钟效培的亲人身上。2005年至2009年间,耄耋之年的房恭训身揣莱芜市民政局的介绍信,独自一人五下江西寻亲。

    最后那一次,房恭训突然从家里消失,房宽明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后来才知道,房恭训又坐火车去江西寻亲了。火车到了南昌,列车员发现房恭训独身一人身体虚弱,神情恍惚,出于安全考虑将他送了回去。

    次次抱憾而归,房恭训依然不悔初衷:“烈士的心愿,就是我一生的心愿。”

    青山埋忠骨

    秋风渐起,秋草已黄。只有坟前的松柏依然葳蕤青翠。

    一抔黄土缓缓撒在坟头。这抔取自家乡老屋的黄土,钟铅元捂了一路。

    “大伯,我们来看你来了,我们来晚了!”烈士墓前,钟铅元泣不成声,“这么多年,感谢山东的父老乡亲一直陪着你,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当天,钟铅元还向钟效培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并瞻仰了钟效培牺牲前的战斗遗址。青山不语,钟铅元在遗址前肃穆良久,才抬手擦去眼角的泪花。

    莱芜市茶业口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业冰向记者还原了那段峥嵘的岁月。

    1941年2月,根据中央青委指示,钟效培从延安来到山东开展革命工作,担任省青委书记、省青联主席。钟效培创办了《中国青年》特刊,筹建了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山东分校,为抗战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1942年9月,日军对鲁中地区频繁进行“拉网大扫荡”。11月11日,钟效培率领40余人的工作团在莱芜县榆林前村遭遇日军突袭。在生死攸关的严峻形势下,钟效培沉着冷静,指引200余名村民向东突围,自己率领队伍往北转移,引开日军。

    村民得救了,工作团眼看就要摆脱敌人的追击,丧心病狂的日军开炮轰击,一枚迫击炮弹在钟效培身旁炸开,钟效培腹部受了重伤,被转移到了附近的崖下村(现在的双山泉村)。

    当地村党组织将重伤的钟效培藏身于山坡上的“堰屋”(一种石块垒砌的洞穴)里。时任鲁中区地委宣传部部长高启云(1979年曾任山东省委书记)闻讯前来探望。由于缺医少药,钟效培于11月13日去世。

    高启云悲痛欲绝。当天他组织并主持了烈士的葬礼,当地干部群众将钟效培安葬于附近的一处山坡上,自此,钟效培长眠在这片他为之流血牺牲的齐鲁大地。

    他乡亦故乡

    钟效培并不孤独,他是村民口中的“钟书记”,更是大家心中的亲人。

    房恭训也不孤独。双山泉村的干部群众接力守护烈士英魂,如今已经顺延三代。

    “钟书记是为了莱芜人民而牺牲的,为了革命牺牲的,莱芜人民永远感谢他,永远纪念他。”这已经成为了双山泉村近千村民的共识。

    当年的民兵连长、副村长苏成伦亲手安葬了钟效培烈士。之后,隔三岔五,苏成伦和老党员们就会去拔草、守护、祭拜烈士墓。后来,苏成伦交代儿子苏启贵:“我去世后,你们一定要世代守护钟效培烈士墓。”

    漫长的岁月里,这种守护从未间断。2005年,双山泉村成立了老年协会,守护钟效培烈士墓成为老年协会的一项重要使命。2006年,由房恭训出资,老年协会和村里的村民共同出力,为钟效培烈士墓重修了墓碑,撰写了碑文。当苏启贵这一代人逐渐老去,他的儿子苏文峰又承担起了守护烈士墓的使命……

    钟铅元足以欣慰。如果说,出发前他还曾动过迁坟回乡的念头,此刻已经释然了。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最重要的是,在这片异乡的土地上,胜似亲人的乡亲们,一样会守护好烈士墓。

    9月23日傍晚,钟铅元返乡前夕,当地企业家高伟匆匆赶来,硬塞给他5000元善款。高伟说,自己从小对钟效培的事迹耳熟能详,莱芜人民感谢赣南人民的伟大牺牲,这是对烈士以及烈士后代的一片心意。

    随同前往的市党史专家胡日旺动情地说:“这是一场寻亲之旅,更是一场感恩之旅、感动之旅。人民群众对革命的忠贞信仰,对烈士的深情大义,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传承和敬仰。”

    茶业口镇党委书记李文汇说:“赣州与莱芜都是革命老区,此次寻亲活动为两地之间搭建了友谊的桥梁。希望双方深化交流与合作,建设美好家园,这是对烈士最好的告慰!”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记者胡怀军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