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三农经济 >> 正文内容

贫困户成养鱼专业户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5日

    信丰县小河镇志和村阡陌纵横、水系发达,有渔业养殖的传统。立足自然资源禀赋,该镇充分发挥返乡创业能人和养鱼大户的帮带作用,建立起了小河镇鱼苗孵化和渔业养殖精准扶贫示范基地,推广“合作社+能人+基地+贫困户”模式,帮助该村贫困户找到了产业致富的新路子。
 
    能人带动 当好领头雁
 
    “我现在承包了2亩鱼塘,有养鱼专家帮带,5月底我一次性就投放了鱼苗8000尾。”近日,志和村贫困户李财生和记者说起养鱼的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据了解,该村像他这样在鱼苗孵化养殖基地承包鱼塘的贫困户还有23户。
 
    返乡创业的李玉生是小河镇远近闻名的养鱼专家。以他为社长,一般养鱼户和贫困户为社员,养鱼户自发成立了“志和年年有余”鱼苗孵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有营业执照、制度章程、固定办公场所,推行生产技术、采购配送、养殖模式和对外销售“四统一”,除了为贫困养殖户赊购生产资料外,还免费提供技术指导,既解决了贫困户的资金难题,又便于抵御市场等各方面风险。当被问到放弃高薪职业回乡创业有没有后悔时,李玉生笑着说:“收入是减少了,但能为乡亲们特别是困难群众做一点实事,我感到很欣慰。”
 
    分塘到户 激发积极性
 
    李寿生是志和村的一名贫困户,他家有三口人,自己身体较差,女儿在南昌上大学,平时就靠妻子在外做零工补贴家用,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有了政府帮扶和技术指导,我对致富有信心。”李寿生指着前面一口鱼塘对记者说,“村里把这口鱼塘分给我,我天天都会来割草、喂鱼、投料,合作社办的培训我每次都去参加。我现在要把鱼养好,争取到年底能有好收成。”
 
    基地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由镇村两级帮助流转土地,垫资开挖山塘,修建合作社办公场所,改善相关基础设施;合作社具体负责生产经营,推动基地建设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贫困户则以承包鱼塘的形式加入合作社,获得产业发展收益。按照“一户一口鱼塘”的原则,24户贫困户通过与合作社签订协议,每户抽签分配到了一口鱼塘,由贫困户负责所承包鱼塘的管理,充分激发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帮扶保障 托起致富梦
 
    如今的养殖基地,道路宽敞平坦、水利设施健全。而在年初的时候,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交通不便,车子都开不进来,贫困户肯定会有所顾虑,卖鱼的时候怎么办?”小河镇党委书记郭建雄说,“对此,我们下了很大的决心来推进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求结对帮扶干部每周至少上门走访一次,彻底打消贫困户的顾虑,坚定他们脱贫的信心”。
 
    为强化帮扶保障,基地以县、镇领导为挂点领导,村“两委”班子成员和结对帮扶干部全程协助,抓好各项帮扶政策落实,加快推进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解决产业发展难题,消除贫困户后顾之忧。正是因为有了坚强的帮扶保障,24户贫困户成为养鱼专业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之路。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王均华 蔡启芊 特约记者赖清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