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客家旅游 >> 正文内容

三色交辉“遍地金”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08日

    游客冒雨在“东里一望”游览。


 
    □廖鸿鹏 雷旭华 文/图
 
    依山傍水、小河潺潺。近日,宁都县田埠乡东龙村村民兴高采烈地跳着舞,庆祝东龙村列入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这是东龙村继2011年被评为“中国景观村落”后,再次获得国家级殊荣。东龙村之所以能接连受青睐,得益于宁都县一直以来对历史文化保护和挖掘的重视。
 
    不仅是东龙村,近年来宁都依托地方特色,立足资源禀赋,探索构建生态旅游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古色、红色、绿色旅游经济,形成了古、红、绿三色交辉的生态旅游发展态势。今年1月至6月,宁都县旅游总人数突破6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4.76亿元。
 
    1
 
    还原古色留乡愁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东龙村古貌依稀入眼:有着400多年历史的风水古松,仍然沧桑地立在占地4300多平方米的古宅大院中,守望着岁月变迁;盘踞在村庄四周的“龙、凤、狮、象”四座神兽身形的山脉,深情凝视古村兴衰上千年;村中最神奇的风水宝塔“湖心塔”,可以在村中任何一个有水的池塘中看见倒影,哪怕相隔几千米,依然可见,让人啧啧称奇。
 
    在东龙古村义务讲解员李良锦眼里,家乡就像未经打磨的宝石,它那浑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淳朴的风土人情、发掘不完的古迹遗址,都深深地吸引着他,也深深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少的时候每天村里接待100多名游客,多的时候要接待近千人。”李良锦说。
 
    东龙古村只是宁都众多独特古韵古情资源中的代表。从三国时期初建县城开始,宁都已走过了1700余年的漫长岁月,也留下了一份份如其漫长建县历史一样的古色资源:朱熹曾在这里讲学,诗宗曾在这里开设“江湖吟社”,以魏禧为代表的清初“易堂九子”曾登峭壁之上论道,孙中山的唐代先祖也曾定居于此……崇文重教、古色古香成为宁都独特的韵味。
 
    宁都古文化众多,如何把宁都的乡愁留住?
 
    近年来,宁都县通过政府投、部门帮、企业捐、社会筹等方式,累计投入传统文化保护利用资金6亿多元。把保护古村落与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相结合,做好抢救、保护和继承工作,将过去分散、自发的客家民俗文化纳入有组织、有计划的轨道。先后有东龙古村、肖田朗际村、石上曾坊村“桥帮灯”等具有特色的客家文化产物得到保护,推出了一系列古色精品生态旅游路线,留住乡愁,使“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品牌更加响亮。
 
    2
 
    传承红色正能量
 
    近日,在小布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旧址,讲解员用甜美的声音,讲述着一个个文物及展品背后的故事,参观者的思绪沉浸在那段峥嵘岁月中。
 
    侦查台旧址百米开外,68岁的熊兰亭老人住在朱德旧居内。他的3位伯父为革命烈士,父亲熊兆堂是苏区干部,所以老人受革命影响多年,义务守护看管着朱德旧居,其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游人。
 
    “小布因红色而出名,2015年上半年旅游接待2万人次、总收入400多万元。”小布镇党委书记李木生认为小布镇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充满希望。
 
    宁都红色资源丰富,但众多的革命旧址(居)中有很多的房屋产权不明,破损日益严重。为此,宁都县出台《宁都县红色遗址保护方案》,在对部分危险性较高的旧址、旧居进行抢救性保护修复的同时,对部分旧址、旧居内的村民房屋进行产权置换,并通过思想引导提升村民文物保护观念,使其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到旧址、旧区的修缮保护队伍中来。
 
    面对红色旧址多、分布较散的特点,宁都县把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宁都起义纪念馆、小布无线电旧址、宁都会议等88个革命旧址遗址有机结合,形成红色旧址之旅的特色路线。
 
    同时,为了提升旅游吸引力,宁都先后拍摄了电视剧《宁都兵暴》、电影《翠岗红旗》《红色别动队》、专题片《红土地的记忆》、纪录片《少共国际师》等,把红色历史搬上屏幕,让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感动游客。
 
    “听了半部电台的历史,我更深刻感受到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付出了惨重代价换来的。同学们,赶紧来宁都接受红色文化熏陶!”来自南京的一名90后大学生在他的微信朋友圈中图文并茂介绍着宁都。宁都俨然成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
 
    3
 
    培育绿色促崛起
 
    “在这里,既可以观赏美丽的风景,又可以亲身体验采摘的乐趣,别有一番滋味。”近日,该县石上镇城头村荣城葡萄园,一条条绿道串起了千亩葡萄园,游客谢建钱带着亲朋好友前去过了一把“瘾”。葡萄园一谢姓员工介绍说,葡萄开采以来,每天都有上百名游客前来采摘。
 
    类似的场景在8公里外的宁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同样天天上演。该园区占地面积1.8万亩,分为种植区、养殖区、农产品加工区、无公害检测中心、农产品展示区等功能区,集技术推广、科教培训、成果展示为一体,在园区全面推行“猪(鸡)—沼—果(渔)”“菇—果—鸡”等生态种养模式,将猪(鸡)粪流入沼气池汽化后作为有机肥育果喂鱼,发展循环经济。
 
    宁都森林覆盖率达71.3%,是全国首批100个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之一。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要生态环境,也要经济效益,这是宁都“培育绿色促崛起”的态度,也是宁都的行动指南。
 
    宁都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注重发挥生态优势,促进富民增收,秉承绿色与产业并举、保护与发展并重的理念,形成了水稻、黄鸡、果业、蘑菇、油茶等农业主导产业和茶叶、烟叶、蓆草、白莲、花卉、苗木等区域特色产业,促进了绿色旅游产业发展。
 
    目前,依托翠微峰、凌云山、莲花山等生态景区,宁都发展起了集农产品采摘、休闲垂钓、农家乐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园区500多家,推出以“绿色新农村、倡导新体验”为主题的特色精品绿色旅游路线100多条,带动该县3万多人口脱贫致富。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2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