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源头 防控结合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07日
 |
民警在检查客运车辆。
|
|
□叶海燕 易文琼 杨昌瑛 文/图
以载客为主的营运车辆,驾驶员手中掌握的不仅仅是方向盘,更是车内几十名乘客的生命。自车辆启动的那一刻起,驾驶人就应担负起保护乘客生命安全的责任。超员、超载、超速及疲劳驾驶都极易造成道路交通事故。
为强化客运车辆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连日来,我市公安交警部门在“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中,深入客运企业,切实加强对客运车辆的安全管理,加强路面管控,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预防和遏制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进企业,抓源头安全管理
我市交警部门深入客运企业,全力加强客运车辆源头管理。定期组织民警深入辖区客运场站,检查客运车辆技术状况是否合格,维修保养记录是否清楚,客运驾驶人的资质是否符合要求,客运车辆出车前的检查和行车时的安全制度是否落实,对从业人员是否开展安全教育,客运场站是否严格执行“三不进站、六不出站”的管理规定,客车是否配备灭火器、安全锤、行驶记录仪、GPS卫星定位仪等情况,并督促客运企业加强客运车辆维护保养,配备应急设施,确保行车安全。定期对客运企业驾驶人信息进行排查,核查是否有驾驶资质、近三年来有无重特大交通事故和一次记12分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记录;定期组织开展客运驾驶人集中学习安全教育,组织客运驾驶人及其他从业人员观看宣传录像、发放宣传单、宣讲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剖析事故案例、通报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进一步增强客运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杜绝超员、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确保客运安全;定期组织民警对客运企业和所有客运车辆进行全面大排查,督促客运企业和车主进一步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做到见车、见人。凡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车辆一律不准上路行驶,凡不符合准驾要求的驾驶员一律不准上车,消除客运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市公安交警部门还进一步强化客运企业违法举报制度落实,要求客运企业在客运车辆显著位置张贴客运交通违法行为举报电话,广泛发动群众,切实把客车安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在路上,强化客运车辆管控
全市公安交警部门采取流动巡逻、卡点把守、区域联勤、日常监管与统一行动相结合的执勤执法勤务模式,确保客运安全路面管控无“盲角”。在国道、省道等重点路段,以基层中队为单位,成立流动巡逻小分队。如南康区公安局交管大队,在105国道、323国道、康唐公路、赣丰线省道、唐隆公路等重点道路以及高速出入口和车站周边等重点区域的巡逻管控工作中,加大对客运车辆超员、超速、超载、客货混装、疲劳驾驶、违法接(驳)客、随地上下客、城区漫游兜客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查纠力度,有效消除了一批客车路面动态安全隐患,增强了执法效果。
同时,市公安交警部门还在龙南、定南、寻乌、会昌等省际交通安全服务站和临时执勤卡点,集中查纠长途客车凌晨2时至5时违规运行行为,安排警力做到对过往车辆必登记、必检查,充分发挥卡点把守的隐患“过滤网”作用,严格检查审核客运资质证件,严查严处非客运车辆违法载客、车辆未年检、客运资质不符、驾乘人员未系安全带等行为,并大力实施“安全提醒、平安问候”措施,坚决做到客运隐患不消除不放过,确保客运行车安全。
抓宣传,筑牢客运交通安全防线
我市公安交警部门积极落实客运场站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在辖区汽车站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栏,开设交通安全宣传角,悬挂交通安全宣传横幅、摆放交通安全宣传图板、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营造浓厚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网络、微博、微信传递信息及时、快速、传播范围广的优势,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以及各县(市、区)公安交管大队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发布交通安全信息,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中,围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各波次,制作专题发布相关信息。为强化客运车辆驾乘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各大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精心组织开展客运驾驶员继续教育、“为乘客系安全带”等活动,让客运交通参与者受到教育,筑牢客运交通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