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大道一工地发现古墓葬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07日
 |
古墓发掘现场。
|
|
 |
墓砖的侧面都有特别的纹样。
|
|
 |
古墓墓室全景。(图片均由记者谢东琳 摄)
|
|
本报讯 (记者赖天然 实习生熊玥 郭浩程)8月4日晚9时20分许,赣州市红旗大道一工地发现古墓葬。5日上午,经相关考古人员现场勘查,初步判断古墓为南北朝时期墓葬。
“昨晚,挖土机在工地施工,挖到了很多砖块,刚开始以为是建筑垃圾,后来发现了两个圆拱形建筑体,建筑体砖块上还有花纹,我们立刻停止施工。”该工地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停止施工后,他们拨打了110,并立即向赣州市文物局报告了情况。
接到报告后,5日上午一大早,赣州市文物局组织考古人员对古墓进行勘察。记者到达现场时,古墓周边已设置了护栏,施工方已对现场进行了隔离保护。记者了解到,该处古墓葬共有两个墓室,上午10时许,经过挖掘,清理淤泥,北侧墓拱门已经显现,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清理,西侧另一墓拱门也显现了出来,两墓拱门连在一起。经现场考古工作人员测量,北侧墓室高约94厘米、宽约170厘米,西侧的墓室高约110厘米、宽约170厘米。古墓内堆积有大面积淤泥,墓室里暂时未见棺椁等其他物体,墓室古砖上刻着有规则的图案和铭文。赣州市博物馆研究员万幼楠称,初步判断,该古墓是南北朝时期的墓葬。通过墓室内坍塌的泥土判断,古墓或曾经被人盗过。
现场,一些市民闻讯后前来观看。在附近居住的郭先生告诉记者,听老一辈人说,红旗大道这一带原先是赣州城郊的坟场。目前,该古墓已经实施封闭处理。下一步,市文物部门将拟订方案,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以最终确定它的考古价值。
据介绍,当日,在该工地另一处还挖掘出了绵延数百米的砖块堆砌建筑,经考古人员现场勘察,该建筑疑为上世纪50年代废弃的排水沟。
接下来,本报将密切关注古墓挖掘考古最新进展,并及时予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