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客家旅游 >> 正文内容

百年莲塘 乡愁悠悠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27日

 

 

    7月13日,老城镇莲塘古城举行了盛大的民俗文化节,吸引了十里八乡的群众前来赏会游玩。

    东门迎阳门

    巽塔


 

    □杨雪明 记者钟李荣

    7月13日,农历五月二十八,定南县老城镇莲塘古城举办民俗文化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赏会游玩。

    莲塘古城是定南人民的乡愁记忆,拥有丰富人文历史资源,最初于明嘉靖四十五年在此设立莲塘巡检司,至1927年县治迁往如今15公里之外的定南县城,作为县治,莲塘古城历经三个朝代历时358年,是内地与岭南交流的主要桥梁。

    如今,老城镇正大力挖掘传统民俗文化,打造莲塘古城特色旅游项目,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文化,彰显莲塘魅力,使莲塘古城名至实归。

    莲塘古城觅乡愁

    记者日前从老城镇政府驱车进莲塘古城。在古城入口处,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十米来长的古桥。当地大学生村官周玲介绍说:“莲塘古城全貌就像一艘摇曳在河里的船,当地人讲究风水,为了这艘‘船’不漂走,在古城的一侧山上修了一座风水塔,名叫‘巽塔’,以此牵住古城,这座桥就是‘绳子’。”

    周玲是个土生土长的老城人。她告诉记者,小时候自己就和小伙伴在巽塔边的空地上,绕着有400多年历史的巽塔玩耍。这么多年过去,古城的边上新建了不少房子,但核心的格局没有改变,住的也大多是原住民。

    宁静、安详,商业化气息不重,是记者在古城的第一印象。“我们这里只有两条街,商铺集中,基本是本地沿街住户开的。”周玲介绍,古城东西长约600米,南北长410米,全城原围有围墙,设三座城门,分别是东门迎阳门、南门丰阜门、西门宝成门。

    记者从迎阳门进入古城。城门主体为城砖砌筑,门洞外侧嵌石拱券,内侧嵌石角柱,非常科学精致。行走在古城上,穿梭于高墙青瓦,一番古韵扑面而来,明清时代的住宅风格依稀能够在一些残垣断壁中寻找出来。

    古桥、古庙、古井等古迹分布在古城各个角落。寻觅之中,记者来到了全镇规模最大的庙坛——城隍庙,这是古城保存最好的一处建筑了。庙中遗留的各式香炉,诉说着当年繁盛的往事。关帝庙、孔庙等其他庙坛寺观在城隍庙附近散落,遗址多有保留,未被居民占用。

    “古城共有九条街道,把整个小镇内的古院落连接成片,五口古井点缀其间,规划布局非常合理。”当地居民周成对古城颇有研究,不无自豪地向记者比划着小镇的整个布局。

    休闲旅游绘新妆

    绿色、休闲,来古城过一过慢生活。古城承载着太多的历史与乡土记忆。每一处民居,背后都是一段动听的历史乐章。

    莲塘古城历史遗存丰富,保护完好,城中居民生活清净,来古城观光的人逐渐增多。“莲塘古城是遗落在民间的一位格格,而不是村姑。”老城镇党委书记刘婷婷说,“只有将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古城才能真正找到一条因地制宜的发展之路。”

    今年4月,老城镇邀请了外地知名的规划设计院,对莲塘古城进行了详细科学的规划设计,以老城镇老圩改造为抓手,提出了重建老城文化古城的设想,展示老城文化,彰显莲塘魅力。

    为了让古城更加“娇艳”,老城镇加快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逐步提升古城游的含金量。并主动对外招商,围绕其特有的古城文化,打造郊野公园、生态农业旅游景区,开展古城立面改造工作,为发展旅游产业打下基础。

    “民间的力量,是保护莲塘古城的基础,既能增加当地旅游收入,又可以把古城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这样的话,古城才是活的。” 刘婷婷说。

    近两年来,随着游客逐渐增多,村民看到了古民居的价值,开始自发地保护自己的房子,期待着旅游业为当地带来更多的效益。前几年,政府开始加强古城保护工作,由政府出资一部分,百姓出资一部分,对宅子进行了修缮,古城古民居因此得以妥善保存。7月13日,农历五月二十八,是当地城隍老爷诞庆之日,当地民间还在当天举行了盛大的民俗文化节,吸引了十里八乡的群众前来赏会游玩。

    百年古城,风韵至今。刘婷婷说:“莲塘古城旅游事业发展,得到了全镇人民的热情响应。目前,在基础设施配套、特色产品打造,‘农家乐’‘民宿’建设等方面处于规划实施阶段,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古城的保护中来,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如今,古城人们只有一个愿望——请您多来古城走走!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