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我市专项整治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24日

    7月22日至7月23日,我市各县(市、区)公安交管部门对辖区国道、省道主干线,城市主要出入口、娱乐场所及周边道路、农家乐周边道路和农村交通流量大的路段,对公路客运车辆超员,饮酒、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整治。据了解,这是我市自7月中旬以来开展集中整治严重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以来组织开展的第一次统一行动。
 
    为严厉整治严重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维护道路交通秩序,我市自7月中旬起至12月底,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集中整治严重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专项行动。
 
    此次专项行动中,公安交管部门将国省道、城市快速路等通行条件较好、车辆流量较少的路段,城市、农村和城乡接合部道路交通流量大、违法多发、报警投诉较多、秩序较乱的路段和交叉路口,正在施工维修的路段和实行交通管制的桥梁、隧道等路段列为重点路段、路口,对以下重点交通违法行为严管重处:
 
    ●国省道重点查处超速、超员、占道行驶、逆向行驶、涉牌涉证等违法行为。
 
    ●城市道路重点查处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不按规定变更车道、不按规定让行、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未停车让行和遇有前方车辆停车排队等候或者缓慢行驶时,借道超车或者占用对面车道、穿插等候的车辆等。
 
    ●农村道路重点查处酒后驾驶、面包车和摩托车超员、货运车辆违法载人、非专用校车违法接送学生和幼儿。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饮酒后、醉酒或吸食、注射毒品后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
 
    ●以两(三)轮摩托车、超标车、电动车等为重点,查处无证驾驶、超员、涉牌涉证、未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
 
    据公安交警部门介绍,此次专项行动,公安交警部门根据各类严重交通违法犯罪行为规律特点,科学部署警力。针对超员、超速和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采取专门小分队流动执法与固定站点拦查相结合等方式,严管违法多发路段、时段,做到重要路段时段必巡必到,重点车辆必管必查,重点违法必究必罚;针对“飙车”交通违法行为,利用好已掌握的“飙车”活动规律,充分发挥交通信号控制和交通安全设施隔离、减速的作用,抓住参与“飙车”违法活动机动车集中停放等关键时机,有针对性地实施拦截、检查;针对“酒驾”“醉驾”“毒驾”交通违法行为,采取派出执法小分队、节假日期间集中行动和常态化工作相结合、集中用警和机动用警相结合等办法,强化在夜间和凌晨时段对城区宾馆、餐厅、饭店、酒吧、KTV、餐饮大排档、农家乐等休闲娱乐场所及周边道路的巡查管控力度,深入查处“酒驾”“醉驾”“毒驾”等违法犯罪行为;针对客运车辆及危化品运输车辆违反夜间禁行交通违法行为,对基础台账中客运企业、危化品运输企业统一发函,重申以上两类车辆夜间禁行规定,并采取非现场方式对违反禁行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同时在所有省际口、收费站设置“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禁行,危化品运输车0时至6时禁行”禁行标志,并充分利用卡口、监控、测速仪等设备对违反禁行行为抓拍,对客运车辆违反禁行规定的,抄告至车属单位和车属地运管、安监部门,力争从源头上遏制客运车辆及危化品运输车辆违规运行现象。
 
    公安交管部门在此次集中整治严重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工作中,将充分依托发挥公路查缉布控系统、雷达测速、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测速设备、监控视频和号牌识别设备等科技信息手段,提高严重交通违法发现率,加大交通违法取证力度,对于视频监控系统和测速装置发现的货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法停车、超速行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现场查处,及时处罚、及时教育,提高现场执法的震慑力;对“飙车”行为和超速、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指示、涉牌涉证等违法行为实施全程视频记录,及时追查违法车辆,查明违法车辆驾驶人并固定证据,全市各公安交警部门还将分别确定若干个交叉路口,通过安装和调整视频监控设备,实时抓拍机动车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未停车让行和加塞的违法行为。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特约记者卢小燕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