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中央提速全面深改 五大改革方案获通过

来源:新京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6日

    要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自觉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一思想,正确把握改革大局,从改革大局出发看待利益关系调整,只要对全局改革有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利、对本系统本领域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有利,都要自觉服从改革大局、服务改革大局,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习近平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5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改革试点方案》、《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据新华社电
 
  1 创新改革
 
  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等创新
 
  会议指出,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
 
  会议指出,要紧扣创新驱动发展目标,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的先行先试,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合作创新,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加快形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支撑。要加强政策统筹、方案统筹、力量统筹,支持试点区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解读】
 
  自贸区基础上推进创新改革
 
  著名经济学家常修泽认为,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大自贸区的总体布局,扩大自贸区的辐射范围实际上是我国全面推行创新改革试验的一项具体尝试。是根据当前的改革思路,创新改革方案会在自贸区尝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在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和商业模式等领域尝试更广泛范围的改革。
 
  常修泽称,在经济领域改革的同时,我国还应注重行政、社会、文化、环境制度等各个领域的配套改革。比如,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从税收政策等各个方面形成全社会的创新氛围。新京报记者 邢世伟
 
  2 科技体制
 
  力争2020年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会议强调,为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通道,最大限度激发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制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非常重要。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改革整体性,强调继承和发展,注重可操作性,聚焦制约科技创新和驱动发展的突出矛盾,统筹衔接当前和长远举措,明确分工、完成时限,把握节奏,分步实施,力争到2020年在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成果,基本建立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
 
  会议指出,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大试点工作,要围绕服务改革需要,以科技评估、工程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认定、技术标准研制、国家科技奖励推荐等适宜学会承接的科技类公共服务职能的整体或部分转接为重点,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完善可负责、可问责的职能转接机制,强化效果监督和评估,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3 公益诉讼
 
  重点对环保、食药品安全等公益诉讼
 
  会议强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目的是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促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会议强调,要牢牢抓住公益这个核心,重点是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造成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案件提起民事或行政公益诉讼,更好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
 
  【解读】
 
  检察院公益诉讼操作存在困难
 
  这些年来检察机关一直在摸索公益诉讼,今年1月,贵州毕节市金沙县检察院将环保局告上法院,这是我国首起由检察机关直接作为原告向环保部门提起的行政公益诉讼案。
 
  按照规定,检察机关本来是法律监督机关,在民事诉讼中,如果检察机关作为诉讼的一方状告他人,一旦败诉之后,那么检察机关是作为监督机关提起抗诉还是作为当事人提起上诉,如果二审仍旧败诉,是抗诉还是申诉,这些都是未能解决的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教授王灿发介绍,如果环保部门不履行法定职责,检察机关往往匮乏环保专业人员、技术条件,而民事案件收集证据与一般的刑诉公诉又不一样,因此操作起来也存在困难。新京报记者 张媛
 
  4 法律援助
 
  加强刑事法律援助 保障当事人权益
 
  会议指出,法律援助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要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实际需要,积极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会议指出,要适应困难群众的民生需求,降低门槛,帮助困难群众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基本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要注重发挥法律援助在人权司法保障中的作用,加强刑事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要通过法律援助将涉及困难群体的矛盾纠纷纳入法治化轨道解决,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法律援助工作,不断提高法律援助工作水平。
 
  【解读】
 
  立法不全经费紧法律援助问题多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程雷称,目前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还存在着立法不完善、经费紧张、地区差异较大等现实问题。比如,我国西部以及较为贫困的地区,由于法律人才向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迁移,专业律师很缺乏,不能给当地百姓提供很好的法律援助,这个问题应该重视。
 
  程雷认为,中央深改组通过的《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是针对当前我国法律援助工作出现的问题制定的综合性方案,内容应该包括了立法、贫困地区法律援助以及经费保障等一系列内容,对解决当前我国法律援助的问题将有很好的统领作用。新京报记者 邢世伟
 
  5 推进司改
 
  11省份启动司法改革第二批试点
 
  会议同意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重庆、云南、宁夏开展推进司法责任制、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人员职业保障、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等4项改革试点。这是继去年上海、广东、吉林、湖北、青海、海南、贵州7个试点省份后的第二批试点。会议要求试点地方要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试点实施方案,推动制度创新。
 
  会议强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高度重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推进到哪一步,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跟进到哪一步,有的放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家争当改革促进派。要高度重视全面深化改革引起的利益关系调整,通盘评估改革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利益变化,统筹各方面各层次利益,分类指导,分类处理。要着力强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用人导向,把那些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激励干部勇挑重担。

分享: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