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工业 >> 正文内容

集聚 创新 升级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3日

    赣县世瑞新材料有限公司是集探、采、选、冶、精细加工于一体的钨深加工企业,该公司坚持走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之路,生产的精密碳化钨粉远销欧美市场。图为员工在该公司车间内加工产品。(资料图片) 特约记者朱建华  摄
 
    □杨东 刘雅琼 记者李华
 
    南康家具产业集群作为省级工业示范产业集群正加大升级步伐,探索建立全市首个产业升级示范区;信丰数字视听产业集群、上犹玻纤及新型复合材料产业集群等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纷纷涌现……《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以来,我市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为动力,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大力实施优势矿产业高端化发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植工程,积极谋求工业产业发展升级,推动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聚正成为推动我市产业结构升级、拉动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A
 
    顶层设计 集群规模渐壮大
 
    中国南方稀土集团日前正式挂牌成立,为我市稀土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江西新正耀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风光互补能源系统和大功率LED照明灯具等稀土终端产品深受客户欢迎,产品成功进入美国市场;赣州华茂钨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超粗晶硬质合金原料碳化钨粉被用户成功应用于备制硬质合金,经国内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制作出的合金晶粒度已超过10微米,达到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形成产业化生产后,将填补我省作为钨资源大省无法批量生产超粗晶硬质合金原料碳化钨粉的空白……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稀土、钨等优势资源整治整合,增强市场话语权,吸引战略合作伙伴,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集团化,2014年全市稀土钨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首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
 
    稀土钨产业发展重大突破的取得,与我市加强规划引领、进行顶层设计密不可分。在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让主导产业优势凸显、集聚发力,让县域产业集群突出特色、错位发展?我市立足产业发展实际,出台了《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工业主导产业的意见》《赣州市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大力培育千百亿产业集群,市级重点培育“5+1”千亿产业集群,力争到2016年,培育形成稀土钨新材料及应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配套、电子信息、铜铝有色金属、现代轻纺五大千亿产业集群,以及税收超50亿元的烟草产业,同时集中力量培育百亿县域产业集群,明确市、县两级重点培育产业集群的目标任务和扶持政策,从市级层面开启产业集群发展的顶层设计。
 
    目前,我市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区域产业集群特色鲜明。2014年,全市24个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36.4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66.1亿元。我市6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9.7亿元,其中南康家具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3.2亿元。南康家具产业集群和龙南稀土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成功列入首批省级工业示范产业集群。
 
    B
 
    创新平台 集群发展添动力
 
    “‘国检中心’一期用地30亩,完全建成后可实现检测家具、人造板及木材三大类100多个品种500多个参数的能力。”近日,南康区质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家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每年可为家具企业提供10万批次的检验服务,节约检测成本2000万元,还可帮助解决家具生产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为企业节省重负购置检测设备和实验室建设资金,对促进家具产业集群发展和产品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我市各类具有不同功能的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建立完善起来,其中不乏像国家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产业研发平台。目前,我市已有12个县(市、区)建立了公共服务平台。其中,南康区建立了园区、口岸、金融、喷涂等九大公共服务平台;上犹县建立了科技研发、电子商务、劳动用工和融资服务平台;龙南县依托中国五矿、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建立了稀土发光材料研发中心、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重稀土应用研发中心,并正在建设江西龙南稀土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一个个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为企业的研发、检测、物流、集聚壮大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外企业到我市投资发展。
 
    在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不断被搭建完善起来的同时,产业集群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如:由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江西理工大学、赣州金环磁选设备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弱磁性矿石高效强磁选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章源钨业超细晶硬质合金棒材荣获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赣州海盛钨钼集团有限公司、信丰县包钢新利稀土有限责任公司等众多企业的技术中心通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截至目前,我市共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6户,其中稀土钨类企业技术中心10户。
 
    C
 
    增链补链 集群档次再提升
 
    不是有了企业、项目就是发展了产业集群,一个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为了充分挖掘产业集群的强大潜力,推动产业集群由产业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我市积极引导支持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对现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施整合重组,选择国内外优强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加快裂变扩张。针对产业链上的缺失环节,我市还加大产业招商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招商,积极增补产业链的薄弱、空白环节,推动产业集群提档升级。
 
    走进各个产业集聚区,不难发现我市产业集群发展链条正不断完善延展。在南康,随着进境木材监管区、喷涂中心、烘干中心等平台的建设完善,南康家具产业形成了集原材料(配套材料)供应、木材烘干和涂装、产品研发设计、家具生产、市场销售、检验检测、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促进了产业发展成本的降低和产业档次的提升;在信丰,生产终端电子信息产品的企业较少,为此该县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目前已逐步延伸分化形成电子元器件、触摸屏、模具等多个专业集群;在上犹,根据玻纤及新型复合材料产业链图和产业招商路线图,采取“填空式”招商,成功引进元亨复合材料年产5万吨电子级池窑拉丝、安氏集团复合材料等多个产业重点项目……
 
    为推动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我市还与江西理工大学合作,组建了赣州市产业发展研究院,成立产业集群课题组,针对每个产业集群,每月撰写一篇分析报告,召开一次分析报告汇报会,加强对产业集群的分析调度。同时,强化制度体系建设,在市工信委成立产业集群推进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明确机构负责产业集群的调度推进工作,解决集群内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发现、反馈和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为企业、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