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幡然醒悟,男子提供“组织花名册”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3日

    警方抓获“1040资本运作工程”部分传销人员。

 

    ○王名峰 记者刘善盛

    投资3800元至69800元,两三年就可获得1040万元的回报?日前,一名传销人员在悔悟后潜伏传销组织半年,在掌握组织“家庭成员”详细名单和通信方式等证据后,义无反顾地向公安机关举报揭发传销组织犯罪行为。

    4月3日,赣州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联合区工商等部门,开展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打击传销清查行动,通过前期的密切摸排,成功捣毁了盘踞在该区“1040资本运作工程”的6个传销窝点。4月8日,有关部门公布了这起案件的相关情况。

    1

    内部“反水”

    助警方破案

    警方介绍,此次联合打击行动成功捣毁了“1040资本运作工程”传销窝点6个,解救受骗传销人员7人,当场抓获传销头目黄某等人。目前黄某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涉案人员供述,他们主要来自广西、湖北、福建等省份,参与人员通过QQ网上聊天、谈朋友、介绍高收入工作等方式,被引诱来赣州参与非法传销活动。

    “这起案件打击比较彻底,传销组织‘金字塔’的塔尖人物落网。”赣州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以往破获的传销案件中,常因抓获的只是该组织下层的人员,其核心尚在,所以一些被遣送回家的传销人员又半路返程回来找“组织”。据介绍,3年前,这个传销组织就在赣州活动,警方之前也大概掌握了该组织的一些情况。今年年初,警方接到的一份揭发举报材料,揭开这个传销组织的冰山一角,从而加速了案件侦破的进程。

    “举报者其实也是该组织的传销人员。2014年年初,他被朋友邀请从外地来赣州准备做生意,结果被朋友骗进了传销网络,并通过其父亲帮忙积极发展下线,不到半年时间便成功发展下线10余人。”办案民警告诉记者,不过,在投入的数十万元资金打了水漂之后,他意识到这个圈钱陷阱的罪恶,遂决定继续留在传销组织内,找机会了解该组织的人员构成等内幕情况,并暗中努力搜集证据。最终,这名传销人员在潜伏半年后掌握了传销组织“家庭成员”详细名单和通信方式等证据后,果断向公安机关举报揭发。

    2

    两三年利润就有1040万元?

    据警方统计,传销头目黄某在短短两三年时间,发展传销人员多达160余人,这些人员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大多是在亲戚朋友的介绍下,加入这个名为“1040资本运作工程”的项目,加入后缴纳会费少则3800元,多则69800元。面对反复的洗脑、教育和两三年巨额利润1040万元的诱惑下,不断有传销人员的亲戚朋友加入“组织”。

    “这类传销的主要特征就是等级森严,条块分离。”办案民警介绍,“1040资本运作工程”传销组织是典型的拉人头式传销。这类传销通常按人员来源地进行划分若干体系,每个体系按各自发展状况形成不同老总所带领的传销团队,每个团队配有2至6名总管级人员,负责对团队普通传销人员的生活、交费、授课(洗脑)等活动进行管理。在这个所谓的公司化组织中,普通传销人员只能见到总管,而老总只会见总管,老总与普通传销人员均处于分离状态。由于传销组织在人员组成上按条线管理、分区域发展,虽然貌似一个整体,但各体系内部却自成一体。

    警方查明发现,这类传销组织手段十分隐蔽,均采用伪造资料,办理某一通信公司集团号,按等级配发给传销成员,统一管理,传销成员的真实身份并无登记。该传销组织还规定,配发手机为工作电话,只允许用于工作联系,与亲朋或同学联络只允许用各自携带的户籍地手机号码,一旦发现号码混用,立即给予罚款并更换工作手机号码。此外,传销组织对不同层级人员的管理分工明确,组织严密。老总级人员必须分散租住主城区的中高档小区,对面积、房租、活动范围均有严格规定。而普通传销人员只能分散租住城乡接合部的小区,2至6名传销人员一起居住,以方便相互监督和洗脑教育。

    3

    年年打,为何打不了?

    在传销组织内部有着严格的规定——传销组织按照体系条线以亲戚、朋友、同学为主要发展对象,一律不允许发展当地人员。“如此体系发展管理可以使传销人员成分单一,便于洗脑。”办案民警介绍说,传销人员通常是通过走亲戚、朋友聚会、邀请同学旅游等名义,将人员诱骗到传销窝点,在热情接待后立刻进行洗脑教育,导致部分被骗参与传销活动的受害者经过组织洗脑之后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对传销和变相传销理念深信不疑。

    据介绍,近两年,赣州经开区公安、工商等部门开展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清查活动80余次,打掉传销窝点67个,清理遣散传销人员411人,立案5起;刑事拘留16人,监视居住32人。赣州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有关负责人认为,传销犹如经济“毒瘤”,具有隐蔽性、强制性、欺骗性、流动性、危害性,影响经济秩序、社会稳定。其屡打不禁背后,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从近年来的执法实践看,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洗脑”彻底,迷惑性、欺骗性极强。随着打击传销力度的加大,一些传销违法犯罪活动也由半公开转入地下,由传统传销转向网络传销,不断变换手段,翻新方法。一些传销组织打着“资本运作”“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消费返利”“慈善”等旗号,大肆开展违法传销活动。

    而公安机关、工商部门对一般参与传销人员,以行政处罚或说服教育为主,却成为传销分子所谓“国家宏观调控、受公安机关保护”的宣传借口。一些传销参与人员被教育遣散后,不思悔改,重操旧业,并积极“现身说法”。“拉人头式传销以异地发展为原则,人员多来自全国各地,案件涉及面广,公安机关打击传销组织需要开展大量的调查取证工作。”办案民警表示,一起传销案件,当场查处涉案人员少则十几人,多则几百人,要逐人调查取证,牵涉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法定讯问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操作难度太大。

    4

    不断挤压传销生存空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赣州经开区高度重视打击传销工作,公安、工商、社区等部门不断强化协作配合,目前逐步了形成打击传销违法犯罪的合力,传销活动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

    据了解,今后赣州经开区公安机关将调动乡镇、街道办和村(居)委员等基层力量,进一步推进对传销活动社会综合治理。同时,为防止相关人员转换地点,重复参与传销活动,将建立全国联网的传销人员信息档案库,及时将有关人员录入信息系统,为一线执法办案提供保障。针对非法传销人员在城市成群聚居、结伙租房的特点,公安机关将强化出租房租赁管理,将严格执行房屋出租管理制度;加强对城市村庄、城乡接合部房屋租赁的清理整顿和管理,实行“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追究房屋所有人责任,铲除非法传销的生存空间。

    此外,为加强对从事传销、生产传销产品的企业和公司管理,工商、税务等行政管理部门还将对从事传销业的单位进行跟踪管理,并责令这些单位定期提供相关数据和资料,以备核查。

    最后,警方也提醒广大群众,不要相信传销分子所谓“一夜暴富”和“国家支持”的谎言,认清传销本质,自觉抵制传销,通过合法渠道创业致富,避免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损害。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