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客家旅游 >> 正文内容

“三变”引领旅游新气象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09日

    图为近日游客在石城县珠坑乡油菜花基地里游玩。

    □特约记者邱有平  文/图
 
    日前,江西省“发展升级——聚焦旅游强省建设一周年”之2014年度旅游发展十佳县(市、区)等公众评议活动落下帷幕。石城县荣获“旅游发展十佳县”的殊荣,该县琴江镇被评为“最美休闲旅游乡村(镇)”。
 
    近年来,石城旅游发展突飞猛进,一路高歌,短短几年间接待游客数从2010年的35万人次猛增到140万人次之多,旅游收入从2010年的1.58亿元增加到4亿元,这对于一个小县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模式,是坐享胜利果实随波逐流,还是审时度势勇于革新?新兴旅游业如何适用发展新常态?近日,记者来到石城县,深入各旅游景区,采访相关部门,探讨石城旅游的“变形计”。
 
    理念之变——
 
    由单一型向全域型转变
 
    以前石城旅游路线品种单一,仅为简单的山水观光游,缺乏丰富的旅游体验,游客在石城游玩不到一天就打道回府,没能形成旅游经济链式效应。
 
    也曾因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游客容纳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出现过无奈劝说游客退票的尴尬现象。
 
    冷静分析,这一切尴尬归因于旅游的单一发展。要实现旅游长远发展,改变这种尴尬现状,就必须迈出升级的步伐。
 
    石城人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于是,他们吹响了全力推进“旅游强县”建设的冲锋号角。该县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组成的旅游强县指挥部,统筹调度农业、工业、文化、城市建设与旅游协调发展等工作,形成了思路向旅游靠拢,资金向旅游集中,人力向旅游倾斜,众心齐力推动旅游升级发展。
 
    该县依托县情实际,出台了《主攻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意见》《鼓励石城旅游产业发展系列政策》等重头文件,编制了《江西省石城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游客集散中心项目概念性规划》等系列规划,启动了沔坊温泉旅游概念性规划的编制及“中国温泉之乡”申报工作。旅游大开发的思路更加坚定,升级发展轮廓日渐清晰。
 
    于是,精致县城、特色景区、秀美乡村三位一体的全域旅游格局拉开了大幕。他们统筹推进精致县城大景观建设,立足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景区,按照“一乡一景、一村一品”目标,重点推进琴江镇大畲、小松镇罗源等美丽乡村旅游扶贫开发。
 
    得益于正确的转型发展导向,石城旅游发展的效益更高,后劲更强。去年全县接待游客170.6万人次,同比增长2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26.3%。
 
    品位之变——由粗放型向精品型转变
 
    根据旅游发展趋势,旅游不再停留在看山看水的初级层面,而是逐渐演变到追求品质之旅。
 
    “如果一味坐吃山空,停留在旅游的初级阶段,那么旅游将不进反退,城市向心力和影响力将大大减弱。”石城县旅游局一名干部如是说。
 
    这句话说得实在。要跟上经济发展形势,就必须不断提升旅游品位。
 
    这一点,从记者在石城县采访时所见所闻中得到印证。
 
    该县以“一江两岸、五纵五横”为城市框架,打造魅力十足的精致县城,陆续实施防洪堤三期工程、迎宾大道延伸等建设项目,先后启动实施湿地公园、宝福公园、文化艺术中心、特色文化展览馆、客家文化旅游一条街等一批提升城市品位的项目;推进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启动九寨温泉、赣江源生态旅游区、爱莲山庄二期工程,完成大畲至通天寨北门旅游公路升级改造、大畲荷花园木栈道改建、通天寨创国家级地质公园基础设施(标识、标牌)提升等工程;全力发展适合观光采摘、农耕文化体验、休闲游憩的特色乡村旅游,启动屏山镇红石寨、小松镇古井两个旅游乡村点建设,琴江镇大畲、小松镇罗源、横江镇洋地、屏山镇河东、龙岗乡水庙、木兰乡洋坊6个村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一系列大手笔、大运作,让这里的旅游得到了质的提升,赢得了游客的高度赞赏。
 
    “一个小县城,竟然建设得这么美,这么有品位。”近日,一批游客在石城县城区客家文化主题公园里游玩,这里假山凉亭搭配有致,琴水长廊相互映衬,一幅江南水乡美景。这是提升旅游品位给游客带来的惊喜。
 
    “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中国最美乡愁旅游城市30强”等荣誉更是石城县提升旅游品位的最好见证。
 
    服务之变——由自我型向人性化转变
 
    服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的高度。
 
    这对于广东游客吴启东来说,体会尤为深刻。前一段时间,吴启东来到石城县国家4A级景区通天寨旅游,因为当天突然下雨,吴启东又没有随身携带雨具,让他一时不知所措。游客之所急,正是景区之所急。通天寨景区推出免费伞(帽)服务,游客只需交20元押金,便可全程免费使用。正是这样一个换位思考的人性化服务,让吴启东的心里感到无比温暖。
 
    出门在外旅游,要的就是玩得开心、游得舒心。如何在服务上做大文章,为游客营造一个舒心的旅游环境呢?石城县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该县建立了旅游高校实习基地,强化“校县合作”,分批引进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教师及学员到县内景区开展交流,对景区服务员进行提升性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服务管理团队。
 
    围绕“食、宿、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鼓励支持社会资金投向服务行业,扩大宾馆和餐饮服务业的覆盖面,发展乡村农家乐,举办旅游文化节及石城特色小吃大赛,开展酒店星级创建活动及服务行业文明评选,大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目前,全县有宾馆68个,床位3000多个,大小餐饮场所664个,民间艺术团队20多个,还建立了全市首个专业露营基地。
 
    此外,该县还大力支持民间力量开办博物馆、展藏馆、演艺公司等项目,打造养生、科考、摄影、写生、影视等基地,举办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开发白莲、翻秋花生、客家酒酿、石城粉干、茵陈茶等旅游特产,推出石城砚、王润生毛笔、石城灯彩灯具等旅游商品,进一步满足游客的全方位需求。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