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高层声音 >> 正文内容

刘明康:中资银行拓展境外业务面临多重风险

来源:中国商报    作者:汪挺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8日

  与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速度一样,风险正以同样的速度暗涌。很多银行在进入新的境外市场时,并不清楚自身的竞争优势是什么,以及客户为什么会放弃现有的国内银行而选择它们。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和银行最大的风险,因为它还不知道自己面临什么风险。

  “中国的银行在海外设立的分支机构,正面临诸多潜在风险。”近日,一银行业人士向中国商报记者透露。

  据了解,金融危机去年下半年在全球蔓延之后,中国银行 业纷纷举兵进军海外业务。1月15日,招商银行完成了对香港永隆银行的强制性收购;6月5日,建设银行在伦敦和纽约设立了分行;6月底,泰国最大的银行盘谷银行同意向工商银行 出售19.26%的泰国ACL银行股份,与此同时,工行还计划入股泰国排名第七位的京都银行(SCIB)。

  一系列的中国银行业海外拓展计划在或明或暗地显露出来。

  尽管在多数专家看来,金融危机是我国介入国际金融市场的契机,中国银行业业务国际化进程已不可逆转,但海外业务的风险在这一轮中国银行“走出去”的冲动中已经开始显山露水。

  “在全球金融危机尚未过去的时刻,希望中资银行在拓展境外业务及海外并购方面要谨慎行事。”在不久前的一次公开会议上,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这样提醒说。

  走出去的虚幻

  “我认为中国的金融机构进行全球扩展是一种必然。其次,考虑到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发挥的作用,这种扩展是一件好事。”冼博德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在中国银行业全球扩展上持有跟国内专家一样的观点。

  冼博德,渣打集团行政总裁。身为早在100多年前就有海外业务的渣打集团的当家人,冼博德深谙金融机构全球扩展之道。

  150多年前,渣打银行就在上海和加尔各答设立了首批分行。作为成立之初就定位一家国际性银行的渣打,尽管现在其总部设在伦敦,但在那里办公的员工仅有2%左右。

  对于渣打银行的国际化,冼博德用了一句令人诧异的话来描述:“渣打银行并不在英国开展国内业务。”

  渣打显然是做国际业务的老手。冼博德坦言,从某些方面来看,走出国门,拓展境外业务相当容易。但是困难之处在于如何找到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方式。

  在冼博德看来,金融机构如银行要成功进行国际扩展,首先要能够回答好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要进行国际扩展?

  答案似乎显而易见:许多银行在其国内市场取得成功,逐渐发展壮大,它们因此认为境外扩展业务同样也能取得成功。

  “这是错误的想法!”冼博德说,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证明,单纯的企业规模及国内市场上的成功业绩,并不等于能够在境外市场上获得成功。“大多数事例恰恰与此相反,我们能够举出很多不成功的例子。”冼博德更相信,成功需要清晰合理的战略理念。

  尽管企业拓展全球业务的一个核心和普遍的理由是,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市场。但冼博德表示,对于中国的银行企业而言,这并不是一个令人信服的原因,“因为你们所在的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市场。”

  东亚银行南京分行行长许华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中国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也是潜在收益最高的市场,占领了中国市场就意味着占领了全球市场。”许华8月11日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在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多样化上,也是时下银行业拓展全球业务的一个重要理由。在冼博德看来,这个表面上很堂皇的理由,事实上也并不充分。

  “它通常意味着你要承担许多你知之甚少的风险,”冼博德说,全球多家银行采取过这种战略,然而它们中的许多现在却对此战略感到后悔。

  而在全球金融危机下独中国金融市场一派欣欣向荣,有专家表示,众多的中国银行都在兴致勃勃地拟订全球业务计划,“仅仅出于雄心壮志或要‘抄底’‘淘金’而进行扩展,即不顾商业规则,只是因为希望成为全球性企业而进行扩展,”一位不便公开身份的银行家对中国商报记者说,“多年以来,很多银行在这方面浪费了大量财力。”
  海外风险暗涌

  “现在外面的世界不是‘真美好’,现在是外面的世界‘真无奈’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到那些‘很无奈’的地方去呢?”在评价中国商业银行海外扩张战略时,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如是套用流行歌词。

  刘明康强调,为国内实体经济服务是中国银行业当前更重要的任务,要充分利用当前的有利局面,对国内市场的信贷需求更好地进行区别对待,有保有压。

  相关的事实表明,在全球金融市场风云莫测的时候,中国市场的企稳为中国银行业奠定了多项全球第一,包括银行业总利润达5834亿元,增长幅度30%以上,资本回报率达到了17.1%。而这也正是渣打银行冼博德、东亚银行许华强调中国市场对于银行业重要的证据之一。

  不过,刘明康依然委婉表示,银监会不阻挡中国的银行业走向世界,“只要能够形成自己的合力,对自己的长远发展,战略上能带来好处,我们也鼓励银行业‘走出去’。”

  但是,外面的世界如刘明康描述并不美好。

  “市场在不断变化,银行首先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银行在展开全球业务,拓展海外市场,资本、人才状况、客户状况、政策环境等等,都将成为银行海外业务的风险。”

  东亚银行南京分行行长许华并不赞成银行盲目全球拓展,“在全球一体化下,海外业务带来的很多风险很容易延伸到国内,就像计算机病毒一样,最后形成整个银行的风险。美国有一千多家银行,但并不是所有的银行都在拓展全球业务。”许华认为,“银行要出去,就要有业务往来,出去是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不是为了出去而出去。”

  与东亚银行一样同在开展海外业务的渣打银行,冼博德有跟许华一样的判断。“如果你的战略是致力满足客户的需求,那么你应到客户想去的市场进行业务扩展。”

  而除了许华列举的上述风险之外,冼博德认为还必须仔细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将如何与当地银行及其他中国银行展开竞争;二是在哪些市场实现增值。

  “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扩展或许是风险最小的选项,因为所有可变因素都在控制范围之内。但是这样做难以实现规模效应,也很难吸引当地人才。”冼博德对此有很深刻的研究,他说许多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对企业自身扩展有诸多限制。

  而对于拓展海外业务最有用的手段——收购,冼博德同样持保留态度:“收购银行能够立即实现规模经营,但也带来更高的风险。”

  冼分析,在别的国家收购银行时,经常会遇到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各种困难,也很容易给出过高的价格。

  他以渣打银行为例对记者分析,渣打进行了很多境外收购活动,因此非常熟悉收购的具体实施方法。“但是,收购这一方式很难创造股东价值。”冼博德说,事实上,大多数境外收购会损害股东价值,很多事例都证明了这一点。

  对于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始至终都是在做海外业务的冼博德也表示这也仅仅是从理论上“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上很难实施。

  事实上,回顾银行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历史,失败远多于成功。前述不方便公开身份的银行家表示,结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种方式要求战略伙伴互相信任,并切实清楚战略合作如何为双方带来价值。若实施得当,这类合作结盟能够极具成效;但是同时,也有可能浪费大量的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结盟被共认为是银行业拓展海外业务最难的方式,但早前工商银行以54.6亿美元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的境外生意,却为行业立下了标杆。

  另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后衍生出的巨大跨境金融服务

  需求,诸多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都在积极推进各自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加快境外机构布局,拓宽业务领域,努力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

  “无论是中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对手还是合作者,都要承认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即中国的金融机构将进行全球扩展。境外扩展的最佳理由是满足客户的需求,对中国的银行企业来说,这也是最有说服力的理由。”冼博德肯定地表示,随着中国企业及个人的对外投资和国际贸易量越来越多,他们需要的服务也越来越复杂,只能由具备国际网络的银行来提供。

  中国企业拓展境外业务的步伐越来越快,中国企业的业务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中国的银行企业急需以同样的步伐进行扩展。这是目前中国银行业走出的一个客观需求。

  与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速度一样,风险正以同样的速度暗涌。“按照我个人的看法,很多银行在进入新的境外市场时,并不清楚自身的竞争优势 是什么,以及客户为什么会放弃现有的国内银行而选择它们。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和银行最大的风险,因为它还不知道自己面临什么风险。”前述不便公开身份的银行家说。

分享:

来源:中国商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2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