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04日
图为中央电视台《客家足迹行》摄制组在风光秀丽的定南九曲度假村拍摄。(资料图片)叶兴华摄
秋日的定南县九曲度假风景区,景色迷人,九曲河碧波荡漾,在九曲河度假村最高的建筑物——钟楼上放眼望去,整个九曲度假村的全景尽收眼底。络绎不绝的游客陶醉在如诗如画的山水中,不停地拍照留念。正在游玩的香港游客黄先生告诉笔者:“度假村山清水秀,空气格外清新,满眼绿意,让人感觉像是置身于一块绿宝石里边,沁人心脾,让整个心纵情山水,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近年来,以着力打造赣粤边际休闲目的地为目标,定南县旅游经济各项指标实现了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年前7个月,该县实现旅游接待59.37万人次,同比增长4.9%,实现旅游总收入3.57亿元,同比增长5.1%。
找准定位 创新路子
“定南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最重要的是找准定位、创新路子。”近日,定南县旅游局局长冯胜花介绍说。近年来,该县致力于提升“布衣故里、生态定南”的品牌形象,以建设江西省首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为载体,以打造赣粤边际旅游休闲目的地为发展目标,积极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努力实现发展规模、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的新跨越。
通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点上突破—园区集聚—带状隆起”的旅游产业发展新路,该县构建了“一区两园三景带”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把生态旅游作为发展县域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以“休闲度假、生态养生、文化创意、乡村体验、商务会展”等为主体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产品体系,全面构建大旅游发展框架。如今,布衣山谷景区、岿美山峡谷生态漂流等旅游项目已开放运营,山地体育公园、以4A级景区为标准打造的客家风情村、桃花源景区也在加紧建设中。
加大投入 完善设施
轧钢筋、运砂浆、筑墙壁……9月1日上午,笔者在定南县山水香格里拉酒店接待中心看到,为打造五星级旅游接待酒店,该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10多台工程机械不停地搬运着材料,上百名建设工人分工合作,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大型塔吊下,游客接待中心基础工程已完工。
近年来,定南县旅游项目建设的投资逐年加大,该县牢固树立“城市即景区”的大旅游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旅游化改造工程”,逐步推进高速路口、火车站、京九大道、布衣公园、东江湿地公园、文体中心等重点区域的旅游化改造,彰显文化特色,美化旅游环境,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同时,实施“旅游畅通工程”。加大对全县旅游公路建设的支持力度,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对外交通逐步达到三级以上公路标准。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并逐步将城市公交服务网络向旅游景点、乡村旅游点延伸。大力完善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增设自驾游基地,完善旅游休闲自助服务功能。优化旅游饭店业空间布局。在游客住宿方面,着力提升县城各旅游饭店的服务品质,大力发展农家旅馆和农家乐。形成以星级饭店为龙头,精品特色酒店、经济型酒店、汽车旅馆及其他住宿设施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住宿设施体系。
文化注入 塑造品牌
近段时期以来,岿美山峡谷生态漂流的生意十分火爆,该景区负责人曾爱民告诉笔者: “开业不到3个月游客有2万多人次。在我们景区,游客不仅可以尽情享受峡谷漂流的刺激,而且可以品尝酸酒鸭、烫皮、酿豆腐等定南本地美食。”
在追逐绿色崛起的过程中,该县着力塑造文化旅游品牌,成立定南文化资源小组负责整合特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赖布衣风水文化、客家文化、宗教文化、山水文化等内涵。重视对客家民居、客家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对客家围屋、瑞狮、香火龙、哭嫁,民间中医如挑疳疻,客家饮食如酸酒鸭、炒沙螺、做烫皮等加以保护并传承发扬。此外,打造高质量、高品位的文艺节目。把当地的民俗、民风、自然资源等融入节目中去,让游客从舞台上感受到、欣赏到当地的民俗文化,打造《印象定南》等类似的节目晚会,努力提升文化旅游品牌。
统一规划 多元营销
“第六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暨2014年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于5月24日至5月27日在浙江义乌举行,定南县选送的“定南客家儿童吉祥铃帽”被江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评选为参展作品及入围参赛作品,并代表赣州市参加这次博览会,提高了定南的知名度。冯胜花说:“为推广定南旅游资源,定南县旅游部门积极参加各类旅游推介会。”此外,全省旅游体验师、中央电视台《赣南六章》摄影组到定南拍摄宣传片等活动随处可见定南旅游的身影。
而顺应旅游业的发展特点,乡村旅游也正成为定南县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定南县以创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为契机,创建旅游扶贫示范镇、旅游扶贫示范村,将天九镇打造成旅游扶贫示范镇,岿美山古地村打造成旅游扶贫示范村,形成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旅游扶贫开发格局,着力培育一批农家乐集聚区、休闲农庄、森林人家、农业旅游示范点。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成为定南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目标逐步显现,为建设物裕风清、和谐幸福新定南注入了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