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客家旅游 >> 正文内容

大余牡丹亭:打造“中国最纯美的爱情圣地”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01日

 

牡丹亭爱情文化主题公园中的牡丹亭。

绿树掩映下的牡丹亭爱情文化主题公园。

    前不久,一个香港旅游团的20多名游客参访了大余牡丹亭公园,游客张小江高兴地说:“以前,我曾读过《牡丹亭》,也看过牡丹亭,现在我慕牡丹亭之名而来,在芳香怡人的亭园中寻觅那永恒的爱情。”如今,大余每年接待因慕牡丹亭之名而来的游客达135.3万人次。这是大余县把牡丹亭爱情文化主题公园打造成“中国最纯美爱情圣地”所带来的喜人现象。

    A

    众说纷纭 《牡丹亭》故事源头在哪

    在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中,学术界、文学界对《邯郸记》《紫钗记》《南柯记》的来源都已经考证取得一致看法,而《牡丹亭》的出处备受人们的争议。有人把故事发生地,说成是福建省南安,也有人说成是广东省南雄等地,使《牡丹亭》故事源头之争众说纷纭,一直延续了400多年。

    南雄说:《牡丹亭》故事,本来是千古“人鬼恋”的代表,从《吴王小玉》《紫玉韩重》到《聊斋志异》等小说中,这种故事数不胜数。相似传说,更是遍及中华大地。《牡丹亭》素材来源的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其故事产地是在广东省南雄,在话本中多次提到的“南雄府”“有个官升授广东南雄府尹”“随父来南雄府”“广东南雄柳府君”“与夫人说南雄柳尹送书来”等地名,来考证南雄是故事发生地;而据说福建省南安也有个牡丹亭,可是它与汤显祖的人生仕途全不着边。《牡丹亭》故事产地是在哪里?广东省南雄和江西省南安郡(今大余)是一岭相隔的两个相邻府县。汤显祖为什么要对故事产地做迁移呢?

    大余说:因为《牡丹亭》明明白白写了故事是发生在南安郡。本来没有必要过度“探究”,但因为有了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自然有了产地的争执。大余县牡丹亭文化研究学者谢传梅先生在《<牡丹亭>探源》一文中,通过宋代大学者洪迈《夷坚志》所载一则“人鬼恋”的历史传奇故事:谪居南安的太尉解元的孙子解俊,时任南安军指使,一日在南安宝积寺留宿,遇到前抗金将领邵宏渊女儿鬼魂前来相救,两人成其好事。从而引证《牡丹亭》故事的产地就是大余。

    《牡丹亭》的创作时间以及对故事源起的探寻,隐然显现着几座城市之间的文化资源角力。各种说法的背后,折射出今人对这一戏曲史诗巨著的敬仰,以及作品本身蕴含的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的重要价值。

    B

    大余是《牡丹亭》故事策源地

    在“2006中国·遂昌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谢传梅提出了“大余是《牡丹亭》故事策源地”的新观点,用翔实的素材,确凿的证据,引证了这个观点,得到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认可。从此,大余是《牡丹亭》故事策源地,解决了400多年来关于《牡丹亭》故事源头之争问题。

    为什么说大余是《牡丹亭》故事策源地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女魂恋人》故事。南安郡流传多个女魂恋人的故事:一说某郡守的女儿与某书生在府署后花园相会,女儿被责骂后忧郁成病,最终命赴黄泉。另一说是,南安府后花园一株几百年的番蕉感受日月精华竟然成精,常常变成英俊男子,与府衙小姐幽会,事败后,小姐羞愧忧郁之中逃出闺房投井而死却尸身不腐,托梦于路过南安郡的举子,许以婚配,最终还魂后与书生成亲团圆。

    二、《夷坚志》故事。大学者洪迈在《夷坚志》中记载了南安郡太尉解元的孙子解俊,在宝积寺遇到前抗金将领邵宏渊女儿鬼魂的历史传奇故事。《夷坚志·支甲》则记载南安张太守亡女在嘉祐寺变成厉鬼,去迷惑解潜的孙子,两个故事大体相似。《夷坚志》所记南安府大庾人鬼情爱故事和流传在大庾(今大余)的民间传说,既是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的源头,也是《牡丹亭》故事的源头。

    三、理学批判。《牡丹亭》故事选择南安,其目的就是“挖理学的祖坟”,实质是为了最有力的“理学批判”。孕育“存天理,灭人欲”的天下之至理的理学摇篮,竟成了产生“因情而死,死而能复生”的“天下之至情”的圣地。天下之“至理”与“至情”,并存于南安,构成了一阴一阳对立的“太极图”。《牡丹亭》故事发生地设在大余,完全是为了讽刺理学的需要,是为了在最恰当的地方,宣示其最伟大的宣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四、南安府衙后花园。南安府衙后花园秀木参天、小桥流水、亭阁雅致、台池掩映,舒啸阁、绿荫亭、吟风弄月台等景观错落有致,景色迷人,誉为“赣省之冠”“名冠江南”。这个后花园为汤显祖创作《牡丹亭》提供了演绎场所和故事背景。《牡丹亭》问世后,园内又新建了牡丹亭、芍药栏、丽娘冢、梅花观等,构成后花园十大景观。1918年重修“牡丹亭十景”时, 大余县知事吴宝炬作诗赞咏:“摘艳光寒亭上日,还魂影合镜中鸾;梦梅梦柳三生石,怜我怜卿一样看”,讲述了府衙园林与《牡丹亭》互为因果,相得益彰的关系。

    C

    倾力把牡丹亭打造成“中国最纯美的爱情圣地”

    “重修《牡丹亭》,让《牡丹亭》重现光芒。” 1992年,大余县成立了修复牡丹亭筹备委员会和牡丹亭基金会,聘请了著名戏剧家曹禺担任基金会名誉会长,由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1996年至1998年,大余投资5000多万元在县城东山旁重建了牡丹亭,使昔日南安府衙后花园十景再现人间,成为凭吊牡丹亭、体味牡丹亭剧情的文化景观。

    作为牡丹亭故乡,大余县采取斥巨资建牡丹亭、挖掘牡丹亭文化等措施,努力把牡丹亭打造成“中国最纯美爱情圣地”,把牡丹亭故事中柳梦梅与杜丽娘至死不渝的爱情作为旅游开发起点,将历史与现代人的爱情在这里交会,让天下的人们在芳香怡人的亭园中寻觅那永恒的爱情。

    2008年,大余县请来了汤显祖文化研究会专家将现在牡丹亭公园景观与文献资料上一一对应,完善缺失的景点,并对历史上著名的南安府衙后花园重新设计,将新辟的景点作为牡丹亭的配套景点,使得牡丹亭故事中女主人公在后花园“因春感情,遇秋成恨”“守个梅根相见”的故事情节通过景点形象地为游人再现。该县还投资2亿元对牡丹亭公园实施大开发,以千古爱情名剧牡丹亭为景区建设灵魂,以牡丹亭“为情而死,为情而复生”故事为线索,以“梦境、情爱、奇缘”经典爱情主题,兴建了道源书院、南安府衙、戴状元宅第、王阳明落星纪念广场、魁星塔、嘉佑寺塔等景观,努力把牡丹亭打造成“中国最纯美的爱情圣地”。

    修缮一新的牡丹亭公园,亭阁雅致,流水淙淙,花飞蝶舞,景色宜人。走进公园,如同走进了一幅“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的水墨丹青之中,晕化而去的是一个如梦境般迷离而缠绵的爱情故事。

    去年春天,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组一行走进大余,用全新的视角、独特的眼光,对牡丹亭进行拍摄。大余县新版《牡丹亭》也进入创作阶段。一个个大余牡丹亭文化研究会和研究室宣布成立;一部部《牡丹亭》电影、戏剧、舞台剧宣告诞生;一本本《牡丹亭》书籍出版发行;一首首《牡丹亭》歌曲产生,这些作品好像春雨过后的春笋般从土壤中冒出来,为《牡丹亭》注入了新的血液、新的生机。目前,大余县共创作出《魂牵梦绕牡丹亭》《牡丹亭》《牡丹亭故事》《〈牡丹亭〉之谜》《图说牡丹亭》《芳留牡丹亭》等20多部(首)电影、戏剧、舞台剧、歌曲、书籍。新的起点、新的征程,大余人将继续挖掘发扬、努力打响《牡丹亭》这一文化品牌,让世界经典名著《牡丹亭》流芳千古。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欧阳雄飞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